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李小平:放宽生育政策必将加剧性别失衡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02日 12:49 新浪财经

  

李小平:放宽生育政策必将加剧性别失衡

李小平新浪专栏周。(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李小平,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研究所副研究员。1982年于北京大学经济系学习,获学士学位;1984-88年于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社会学系和经济系学习,获经济学硕士学位;1988-2002年于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研究所从事人口与经济理论与政策研究。主要从事人口经济问题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生育经济学理论、人口与生育政策、老龄人口与老龄化问题、劳动力市场、产权问题及国企改革、政治理论与政治体制改革等。

  4月2日-4月8日,新浪财经把一周的时间留给李小平。----编者按

放宽生育政策必将加剧性别失衡     4月2日  星期一

    李小平/文

  放宽生育政策必将加剧性别失衡----兼论出生性别比控制对策

  针对出生性别比偏高问题,有学者主张应通过放宽生育政策来降低出生性别比。但笔者的研究认为,放宽生育政策虽然有可能降低出生性别比,但却会在增加生育数量的同时又增添未来光棍的总量,也就是进一步加剧婚配意义上的性别数量失衡。

  一、放宽生育政策只能恶化出生性别结构

  出生性别比偏高问题是近年来受到社会广泛关切的问题,提出的对策方案有三类:1)逐渐调整生育指标,分群体有步骤地适当放宽二胎政策;2)立即全面放开二胎生育;3)放弃计划生育;4)通过鼓励减少计划内二胎生育的措施降低出生性别比。笔者本人坚定地主张第四种对策方案,并已提出了一套被实证研究证明将会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

  笔者之所以反对其他所有的方案,是因为,根据分析,所有放宽生育政策的方案不但不可能解决出生性别比偏高所造成的男女失配问题,反而会在增加出生总量的同时为未来造就更多的光棍汉。

  根据五普数据和若干统计调查资料,出生性别比偏高问题主要表现在二胎和多胎生育上。

  表1 全国分孩次出生性别比

出生性别比

总出生性别比

一孩

二孩

三孩

四孩

五普(2000年)

119.92( 116.86)

107.12

151.92

160.3

161.42

  数据来源:《中国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下册,第1681-1684页。

  随着生育控制措施的逐渐强化和完善以及生育观念的改变,生育四孩及更高胎次孩子的育龄夫妇所占比例已经很小,从而,目前导致总出生性别比偏高的主要因素是二孩和三孩生育,其中又以二孩为主导因素。

  在这种背景下,通过放宽二孩生育预计将会出现什么结果呢?首先,应该明确,如果排除了性别选择的可能性,那么,放不放宽二胎显然都不会有出生性别比偏高的问题。因此,主张放宽或放开二胎的学者,实际上在其主张背后有一个认定了的假设前提,即:性别选择不可能得到根本控制。否则,如果能够彻底控制了性别选择,那放宽和放开二胎除了多生一些孩子外,对控制出生性别比就没有任何意义。

  那么,在假定性别选择不可绝对避免的前提下,是否放宽或放开二胎就会有助于缓解出生性别比偏高问题呢?以下分城乡来进行例证分析。

  1.城镇放宽放开二胎会提高出生性别比

  除了少数特殊照顾的情况外,城镇目前的生育政策基本上是普遍的一孩政策。我们先来分析城镇放开二胎会发生什么情况。

  表2 城镇放开二胎生育后的出生性别比问题举例分析

孩次

第一孩

第二孩

第二孩

一二孩总数

育龄夫妇数

200对夫妇

100对一男孩夫妇

100对一女孩夫妇

200对夫妇

性别选择

出生孩子数

200个一孩

50男孩 50女孩

60男孩 40女孩

210男190女

出生性别比

100:100

100:100

150:100

110.5:100

  从表2可以得出结论:对城镇育龄夫妇来说,如果普遍放开二胎,在男孩偏好显著的情况下,如果性别选择不能彻底被控制,结果只能是使城镇出生总性别比现行政策下的水平更高。

  当然,也存在一种可能,就是第一胎为男孩的夫妇中有一部分会通过性别鉴定来选择生女孩。如果这个群体中选择二胎生女孩的比例小于一女孩群体选择生男孩的比例,则放开二胎后,总出生性别比就会比一男孩户完全听任二孩性别自然选择的情况下要相对降低一些。但无论如何,由于存在男孩偏好,放开二胎相对于目前的普遍生一孩而言,必然会使总出生性别比上升。笔者多次在农村进行生育调查并通过各种渠道多方了解城镇一男孩家庭是否有人为选择二胎性别的情况,到目前为止,尚未发现有一例这样的情况。因此,结论很显然:力图用放宽或放开城镇二胎来降低出生性别比的所谓招法,其结果却是既增加了生育数量又提高了总出生性别比,这种结果可谓南辕北辙与鸡飞蛋打。因此,对城镇而言,那些主张通过放宽生育政策来缓解性别比的主张不但没有任何根据,而且其立论显然是荒谬的。

  2.农村放宽放开二胎生育只能增加未来光棍汉数量

  除了个别省份,中国农村普遍实行的是一孩半政策。即允许第一孩为女孩的家庭生育第二胎。

  在现行生育政策下,假定第一孩均为无性别选择的自然生育,再假定第二孩出生性别比为150:100(这一假定水平大致等于五普得到的二孩出生性别比),且一男孩户没有超生者。那么,从表2中可以看出,在现行生育政策下,如果农村杜绝了所有的超生且所有一女孩户都生了二胎,那么,在二孩出生性别比为150的情况下,一孩加二孩的总出生性别比为114.29。这个比例低于五普数据是必然的,因为五普数据中包括了各胎次非计划内生育者通过性别鉴定超生的男孩数。

  表3 农村放开二胎生育后的出生性别比问题举例分析

孩次

第一孩

第二孩(计划内)

第二孩(放开后)

一二孩总数

性别选择

育龄夫妇数

200对夫妇

100对一女孩夫妇

100对一男孩夫妇

200对夫妇

出生孩子数

200个一孩

60男孩 40女孩

50男孩 50女孩

210男190女

出生性别比

100:100

150:100

100:100

110.5:100

  从表3可以看出,假定农村对一男孩户普遍放开二胎后,全部生育二孩并且为无性别选择的自然生育,那么,在一女孩户二胎出生性别比继续保持在150的情况下,最后一二孩合起来的总出生性别比为110.5。因此,农村相对于目前一孩半政策而言,在放开二胎后,如果一男孩户全部属于无性别选择的自然生育,那么,放开二胎的确会降低总出生性别比。这似乎为通过放开二胎生育来降低性别比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然而,这种从降低出生性别比的角度来看似乎很有道理的放宽或放开二胎生育的主张,却并没有缓解男女失配这一实质性问题。表3显示了,无论放开二胎前还是二胎后,男孩数量同样比女孩数量多出20人。

  出生性别比问题之所以成为关注和忧虑的对象,原因是担忧男女数量差别偏高导致婚配数量的失衡。出生性别比越高,意味着未来的光棍越多。许多学者正是在这样的判断基础上来主张放宽或放开生育二胎的。不过,在因忧虑未来婚配失衡而关注性别比问题时,应有一个确定的前提,即出生性别比的高低问题首先应在同等出生总量的前提下予以对比和进行后果分析才有实际意义。如果一个出生性别比偏高的群组通过增加出生数量来降低出生性别比,那么结果虽有可能使总出生性别比下降,但由于增量部分仍存在出生性别偏高问题,那么,这个群组通过扩张生育数量来降低出生性别比的努力之结果就是造成了一个更大的无法获得女性配偶的光棍群体。

  让我们以举例分析来进一步明确这个结论。假定有两个生育群组A和B,每年生育数量都是2000万,男女人数分别为1100:900 和1050:950,两群组的出生性别比分别为122.2和110.5。如果忽略死亡率,那就意味着A组未来光棍汉有200万,B组有光棍汉100万。对于出生性别比控制来说,就存在两种针对方案,一是在不增加生育数量前提下的控制,二是通过增加生育数量的方式来控制。让我们来看两个假定方案:1)两个群组生育均增加20%,新增人口出生性别比为自然平衡。那么,A组总出生性别比降低到本120;B组则降低到109.5。根据这一计算分析,可以得出结论:在放宽生育政策的情况下,如果新增孩子的性别比是绝对平衡的,则总出生性别比确实是下降了,但两群组各自未来光棍汉的人数却保持未变。由此就有必要思考一下:对于一个人口过剩的国家来说,这种通过增加出生人数来降低性别比的意义何在呢?而且,在总出生性别比失衡的情况下,如果在原有生育数量基础上所添加的新增孩子的性别比哪怕存在一点点的失衡,那么,即便总出生性别比有所下降,但结果却是既增加了总人口又增添了未来光棍汉的数量。人们由此就不禁要问:这种放宽与放开二胎生育的主张其社会经济意义到底是什么?

  以上仅就放开二胎生育讨论了出生性别比问题。鉴于有人主张放弃计划生育,因此还有必要就此说几句。首先,对于一个比美国3亿人口多出10亿人口的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一个GDP怎么算也不到美国之一半、人均GDP怎么算也不到美国五分之一的穷国,一个每两年多新增人口就等于

澳大利亚一国人口总和的面临环境就业等多种困扰的人口高密度大国来说,放弃计划生育无疑是一项祸国之策,从而是无论如何不能接受的。其次,越是高胎次的孩子,出生性别比越是偏高。从而,放弃计划生育只能增加未来光棍汉的数量。由此可知,力图通过放弃计划生育来缓解出生性别比问题的想法是极端荒谬可笑的,自然也就是根本不可接受的。

  3.减少二胎和三胎生育与降低出生性并举是最佳选择

  在现行生育政策下,从理论上分析,减少农村计划内二胎生育有可能出现两种情况,一是有可能降低农村总出生性别比,二是有可能使总出生性别比上升。

  从表4可以看到,假定第一孩全部为无性别选择的自然生育,那么,如果减少的二胎孩子按目前二孩出生性别比等比例减少(实例1),那么,农村总出生性别比就会下降(在实例1中从114.29下降到108.33)。如果减少的二孩全是女孩,而男孩数量一点未减,则农村总出生性别比就会上升(在实例2中从114.29上升到133.33。这种结局自然是所有人都不愿意看到并应全力避免的。

  表4 农减少二胎生育与降低出生性别比举例分析

孩次

第一孩

第二孩(减少前)

第二孩(减少后)

一二孩总数

一二孩总数

性别选择

生孩户比例

100%

100%

50%

100%

100

育龄夫妇数

200对夫妇

100对一女孩夫妇

100对一女孩夫妇

200对夫妇

200

出生孩子数(1)

200个一孩

60男孩 40女孩

30男孩 20女孩

160男140女

130男120女

出生性别比(1)

100:100

150:100

150:100

114.29:100

108.33

出生孩子数(2)

200个一孩

60男孩 40女孩

60男孩 20女孩

160男140女

160男120女

出生性别比(2)

100:100

150:100

300:100

114.29:100

133.33

出生孩子数(3)

200个一孩

60男孩 40女孩

40男孩 20女孩

160男140女

140男120女

出生性别比(3)

100:100

150:100

200:100

114.29:100

116.67

  不过,在以下两个种情况下:1)如果能够彻底控制性别选择,就没有理由也不可能通过放宽生育政策来缓解出生性别比偏高的问题;2)如果性别选择难以得到有效控制,放宽生育政策只能导致未来光棍汉数量的增加;那么,剩下的方案就只能有两个:1)维持现行生育政策不变;2)找到切实有效的方法使得既能使出生性别比下降(或至少不上升)又能减少生育数量。

  从表4的实例(3)可看到,在原来100个出生二孩中有60个男孩对应40个女孩的背景下,如果少生20个男孩,即男孩比原来减少三分之一;女孩也少生20人,即比原来减少二分之一,那么,总出生性别比将为116.67。也就是说,在二孩出生数量从100个减少到60个的情况下,总出生性别比只略有提高。这种方案初看起来似乎是不可取的。但如果进一步分析,就会发现,这一方案虽然使得总出生性别比比原来略微上升,但却是在没有增加一个未来光棍的数量的情况下使农村二胎出生人数减少40%。

  总括以上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放宽生育政策虽然有可能降低出生性别比,但却必然增加未来光棍数量。因此,所有放宽生育政策的主张都是绝对不能接受的;2)减少二胎生育有可能大幅提二胎出生性别比并使总出生性别比上升,从而增加未来光棍数量(实例2);3)减少二胎生育也有可能使二胎出生性别保持不变的情况下使总出生性别降低,从而减少未来光棍数量(实例1)。4)减少二胎生育也有可能在显著提高二胎出生性别比的情况下略微提高总出生性别,但却由于减少了男孩生育而减少了未来光棍数量。

  根据以下的结论,今后的生育政策就只能有两个选择:1)保持现行生育政策不变,尽量设法降低出生性别比;2)通过加大经济鼓励措施促使更多的一女孩户家庭放弃二孩,但前提是要确保比现行生育政策更能够减少未来光棍数量。

  根据生育意愿调查以及普遍认可的见解,第一孩为女孩的户又想生育二胎的,基本都是想要男孩。与减少二胎生育数量后的出生性别比高低所关联的问题,是接受奖励放弃二胎生育的夫妇是否在性别选择上的分布是随机的。如果接受奖励放弃二胎的家庭大部分是那些不会去选择胎儿性别的家庭,那么减少二胎生育就会提高二胎出生性别比。如果愿意接受奖励放弃二胎的家庭中倾向于选择性别和不选择性别的家庭是对称分布的,那么用鼓励措施减少二胎生育就不会造成二胎出生性别比的提高。此外,根据笔者的期望孩子的交易价格理论,由于放弃二胎的交易价格是因人而易的,因此,奖励水平越高,放弃二胎的比例就会越多,从而越是优厚的奖励放弃二胎生育的措施,越是可以相对抑制甚至彻底防止在减少二胎的同时二胎出生性别比的上升。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