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外汇查询:

卢锋:万亿外汇储备源于经济全球化和汇率低估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29日 18:30 新浪财经

  12月29日16:00—18:00,由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发起的“第四届中国经济展望论坛”第6场在北大CCER万众楼举行。本场论坛讨论的主题是“新贸易形势下的全球战略展望”。

  清华大学世界与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教授和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经济学卢锋教授一起来探讨这个问题。新浪财经做为联合举办方已连续三届网络独家报道了经济展望论坛,今年为第四届报道。下面是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经济学卢锋教授的发言。

  主持人顾钱江:谢谢两位老师!刚才我们谈到了今年贸易的数字,今年的贸易顺差达到了一个空前的水平,和贸易顺差相联系的就是今年中国的

外汇储备增加的也是非常迅猛,非常高兴地两位老师他们在这方面最近都有非常独到的新的观点可以和我们分享。我看了一些材料,卢老师对于中国巨额外汇储备产生的原因做了一个微观上的分析,以往好多人都是从说中国人的储蓄率太高了、投资率太高了,是从微观的角度,李老师是从宏观战略的角度说怎么使用外汇储备,也有他的观点,下面请卢老师介绍一下您认为上万亿的外汇储备到底是怎么产生的?

  卢锋:亿万元外汇储备应该是10月6日,国外媒体先发表,外汇管理局事后确认的,这是大家早就预料到的一个变化,因为数据就以很稳定的形势中国的外汇储备在持续增长。从定义上说外汇储备讲的是经常项目的赢余和资本帐户私人交易的赢余相加的成果。贸易帐户的赢余主要是加工贸易,非加工贸易基本上传统经济学讲的双缺口模型,是持续的赤字,就是加工贸易导致贸易赢余,贸易赢余导致经常帐户。另外一方面是资本帐户,导致私人帐户资本净流入的增加,从而导致外汇储备的飙升。

  这个问题刚刚李稻葵教授讲到,这个问题确实是极为重要的全球现象,因为中国的双顺差和美国双逆差实际上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可以说是一个对称的。为什么会出现这个问题呢?简单地说,我个人觉得有两个原因:

  一方面原因我认为是正面的,是因为经济全球化的扩展。当地经济全球化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说把产品不同的工序打散,分配到不同的国家,中国以及前面的亚洲四小这样一些国家的崛起,主要的在全球化的层面都是利用了承揽、承接一些重要的制造品劳动密集型的工序,切入到全球化的经济系统中。在经济发展的早期阶段,因为你的比较优势主要是在这些加工环节的末端,也就是接近于最终组装的这些环节,所以这样一些定位、这样一个产品分工的格局,以及像中国这样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定位,就导致了在一个阶段有比较多的加工贸易赢余,导致了经常帐户赢余。我觉得这样一个变化在中国一个阶段中,由于全球化的分工,这是一个正面的现象。在美国加工贸易有一些赤字的增加,这实际上也是全球化深入的现象,这个意义上说我觉得所谓的全球失衡在一定意义上可能要打一个双引号,就好象一个国家内部没有道理说一定要贸易平衡。

  第二个方面,我觉得跟中国的实际

汇率的低估也是有关系的。实际汇率的低估我们后面也许还有机会讨论,从理论上、实验数据上来考察。但是我想说中国的实际汇率低估并不是中国政府一个有意操纵的结果,恰恰相反中国的情况,就是刚才我们谈到变化太快,前几年可能还处于汇率高估的一个情况,但是随着对外经济环境的变化就存在一个低估,而这个低估由于固定汇率值的调整都在盯着汇率的退出,在任何一个国家都是非常困难的过程,所以中国在这个过程中比较审慎地考虑了两三年的时候做了调整,我觉得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我个人认为实际汇率的低估也是导致外汇储备超常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所以简单地说既要从基本面的角度考虑,这是当前积极的、具有经济合理性的现象。另外一方面,也有汇率政策不配套的方面。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