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财经纵横

对话斯特恩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05日 03:35 第一财经日报

  陈达

  《第一财经日报》:在你完成这份报告的过程中,最让你惊讶的发现是什么呢?

  斯特恩:我感受最大的是紧迫性,气候变化是个长期的问题,我们现在要做的是在本世纪中叶或者本世纪末来改变气候变化的问题。

  现在每年向大气排放的温室气体为450亿吨,那如果我们不采取行动,我们会陷入危险的境地。尽管这是个长期问题,但我们必须现在就开始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如果我们的行动迅速有力,那么我们现在要付出的成本要比未来付出的小。

  《第一财经日报》:针对你提到气候变化可能造成的经济损失,相当于全球GDP每年损失5%至20%的问题,对于中国来说,这个数字会是多少呢?

  斯特恩:针对中国问题我们也进行了专门的报告,但是具体数字需要由各国政府自己完成计算。但是我想说,根据结论,最穷的国家将最先体验到气候变化所带来的结果,而且会遭受更严重的打击。因此,气候变化对发展中国家的GDP损耗应该不会很低。

  《第一财经日报》:中国在进行能源消耗模式的改变势必会带来经济结构改变,你是如何来看其中所需要付出的成本问题?

  斯特恩:如果要更有效地利用能源,就需要投资,但是这种投资是高回报的。

  就像中国在第十一个五年计划中提到的在今后五年要降低能耗20%的目标,这需要投资,但我想说能源的有效利用是减少成本的过程。中国必须看到整个经济体的不同方面,“低碳经济”在某些方面可能会带来高成本,但是总体上对国家经济是成本减少的。然而面对一些高成本的领域,可以借助外界的资金手段,这也就是全球的碳排放交易的形成机制,发达国家可以从发展中国家买碳排放量。那么当发展中国家过渡到“低碳经济”时,更多的就业机会也会逐渐创造出来。

  《第一财经日报》:是不是可以说在全世界范围,发达国家应该承担更多减排的责任?或者说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的合作关系又是什么呢?

  斯特恩:是的,我觉得发达国家是应该承担更多的责任,欧盟在《京都议定书》中的承诺在2012年二氧化碳的排放比1990年标准低8%,而2020年将达到30%,这是个雄心勃勃的计划。

  在这个过程中,欧盟也会注意到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中国来实现碳交易,这就是一种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间的合作。那么世界银行也会发展它的投资机制来帮助发展中国家建立低碳经济政策,以及发展相关技术。

  《第一财经日报》:你曾经是世界银行的首席经济学家,而世界银行对于全球碳交易市场是非常倡导的,你认为类似于世界银行这样的国际组织今后应该更多地做些什么呢?

  斯特恩:据我知道,世界银行目前对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有一定的工作框架,首先从整体上推动能源有效利用,其次是对“低碳经济”的财政支持,用不同的组合方式来对国家进行财政扶持。

  在全球的碳交易体系中,有部分是来自世界银行的资金、有部分来自外国直接投资,也有一些来自发展中国家自身,把这些组合在一起是相当复杂的,那么世界银行就需要来承担相应的行动。

  另外,我想再说到适应能力,世界银行可以帮助各个国家来适应气候变化中出现的新问题,然而各个国家必须首先培养自己的适应能力。

  斯特恩

  ● 1946年4月出生于英国

  ● 1969年,获得剑桥大学荣誉学士学位,之后获得牛津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

  ● 1986年~1994年,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经济学教授

  ● 1994年~1999年,欧洲复兴

开发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行长特别顾问

  ● 2000年~2003年,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副行长

  ● 2003年,开始担任英国政府经济事务部负责人

  ● 研究领域主要包括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经济理论、财税改革、公共政策、政府角色以及过渡经济等

  ● 曾任职英国牛津大学、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以及中国人民大学等

  更多精彩内容请浏览第一财经的网站:www.china-cbn.com

  中国首选,价值之选!欢迎订阅第一财经日报!

  订阅电话:021—52132511(上海)10—58685866(北京)020—83731031(广州)0755—82416077(深圳)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