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宏观经济分析框架的重塑者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14日 05:39 中国经营报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教授埃德蒙德·菲尔普斯(Edmund Phelps)因其对宏观经济政策中的跨时期权衡取舍的分析而单独获得2006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 由一人独揽诺贝尔经济学奖项是近年来较为少见的现象,由此可见诺奖委员会对这一获奖人物及其研究成果的重视程度。 颠覆“菲利普斯曲线” 菲尔普斯教授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宏观经济理论及其相关政策,包括就业、通货膨胀理论的微观基础、储蓄与公债、税收、福利与代际公平、资本形成、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等。曾在2000年被评为美国经济学会杰出会员,被公认为是影响当代经济学理论进程的关键性人物之一。 充分就业、价格稳定和高速增长都是经济政策的中心问题。但是决策总是面临着难以定夺的目标冲突,通货膨胀与失业应当如何达成相互平衡?在现期消费与未来消费之间应当如何权衡?菲尔普斯已经通过他的研究提升了我们对上述方面的理解。 菲尔普斯强调指出,储蓄和资本形成的问题,以及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平衡,从长远来看都是有关福利分配的根本性问题。尤其需要着重指出的是,他认为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平衡反映出一个跨时期的根本性难题。 根据20世纪60年代流行的观点,在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存在着一种稳定的负相关关系,即所谓的“菲利普斯曲线”,这一关系显然得到来自若干个国家数据的证实。其隐含意义是,在低通货膨胀与低失业之间存在着一种被迫的经济政策选择。通过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从而扩大需求的方式,有可能降低失业率。根据“菲利普斯曲线”的内在逻辑,这可通过一次性提高通货膨胀率得以实现。 20世纪60年代后期,菲尔普斯对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关系的这种早期观点提出挑战,他认识到通货膨胀并不仅仅取决于失业,而且还取决于企业和雇员有关价格与工资增长的预期。他构建了后来被称为“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expectations-augmented Philips’ curve)的第一个模型。该模型表明:对于给定的失业率来说,预期通货膨胀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就导致实际通货膨胀增加一个百分点。 菲尔普斯的分析与那些有关扩张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能够长久性地提高就业水平的早期观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取而代之的是,他的结论认为,在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并不存在长期的权衡取舍,因为通货膨胀预期将适用于实际通货膨胀。 奠定新框架 事实上,菲尔普斯并非20世纪60年代对“菲利普斯曲线”提出批评的唯一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197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也强调了通货膨胀预期的重要作用。但与弗里德曼相对比,菲尔普斯更强调的是从失业向未预期到的通货膨胀传递的因果关系。菲尔普斯的研究工作从根本上改变了我们对宏观经济如何运行的观点。他在20世纪60年代所开发出的理论框架,在理解20世纪70年代通货膨胀与失业增加的原因方面很快就被证明是富有成效的。 菲尔普斯还辨明了宏观经济理论的局限性,其结果之一就是,如今的政策是在一种完全不同于以前的模式下进行的。一个例证是,中央银行在进行利率决策时,如今已经开始对均衡失业率以及不同时间范畴的政策效应之间权衡取舍。 菲尔普斯的获奖有可能使经济学界更多地关注经济增长的重要法则、宏观经济政策跨时期的权衡取舍及其辨析,以及储蓄、税收与福利之间的重要关系。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