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查询:

陶冬:中国的通缩并非一无是处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22日 16:02 新浪财经

  陶冬/文

  提要:通缩也有不同类型,日本十年前遭遇的是需求萎缩性通缩,而美国一百五十年前也曾有过产能扩张型通缩。中国的通缩更接近于产能扩张型,物价和利润率下跌,但增长和消费强劲。中国的工业化,走的就是产能急速扩张的道路,经济效率未必很高,却也打造出一流的制造业,也创造出无数个就业机会。但是产能的过度扩张带来恶性价格竞争,不少行业的利润率被拉低至无以为继的水平,甚至可能出现金融风险。这是政府的担心,也是宏观调控所要制止的。

  

人民银行在八月十八日加息时,将存款利率和贷款利率同时调高,长期利率升幅大过短期利率。这反映决策层对通货膨胀的预期有所改变,也似乎表明北京在通胀/通缩这场争论中所持的态度,已出现微妙的倾斜。

  然而,经济学界对

中国经济究竟处于通胀还是通缩的争论,绝不会就此偃旗息鼓。笔者看来,中国经济中既有通货膨胀因素,又有通货紧缩因素,两股势力交替着影响经济、商业活动,此消彼长,互相作用。

  笔者认为,中国的制造业大多处于通缩状态,而服务业则蕴含着诸多通胀因素。中国的产能多处于通缩状态,然而消费则透露出更多通胀信息。中国的利润率呈现通缩情形,而销售又凸显通胀局面。中国经济情况复杂,结构性问题突出,这就决定了通胀/通缩问题很难一概而论。

  在价格机制并不健全,银行改革尚未完成,地方政府又沉浸于追逐自身利益的情况下,过度投资是正常现象。一方面,过度投资刺激需求,制造通胀;另一方面,过度投资又扩充产能,制造通缩。换言之,中国经济中的深层次结构性矛盾,使得通胀/通缩同时存在。

  中国的通缩现象是长期性、结构性的,它根深蒂固地潜藏在银行信贷膨胀、地方政府投资扩张的冲动中。体制问题不解决,过度投资便是常态,产能过剩便会由一个产业向另一个产业蔓延。中国的通胀现象则是周期性的,当投资扩张过于猛烈时,拉动生产要素价格上扬,整体物价随之波动。由于上、中、下游产品的议价能力不同,利润分布亦会大幅倾斜。

  经济学家们都在谈论通缩,但是每人对通缩的定义和理解似乎都不同。通缩究竟以CPI、增长、产能、利润中的哪一项作为指标,学界并无统一的标准。

  其实通缩,也有不同类型,其起因、症状亦各不相同。譬如,日本在上世纪九十年代遭遇的是需求萎缩性通缩。由于资产泡沫的破灭,消费受到财富效应冲击而趋于呆滞,银行受累于不良资产而停止放贷。其经济症状是物价下降、利润不景、增长倒退。

  美国在十九世纪后半期也曾出现过通缩,不过是属于产能扩张型通缩。大量新产能的涌现,拉低了物价和利润率,但是经济增长强劲、消费畅旺。蒸汽轮船带来了交通革命,带来了美国与欧洲的经济融合。美国激增的农产品、矿产品和工业品生产能力,在本土造成物价下降、利润下跌,同时也使得大量美国产品涌入欧洲,导致大批欧洲庄园主、工厂主倒闭。产能扩张型通缩,往往向各地扩散蔓延,而需求萎缩型通缩则更可能局限于一国。

  中国的通缩明显地更接近于美国的产能扩张型,其背景是全球化趋势和生产线外移。中国新增产能对世界的冲击,也同当年的美国类似,物价和利润率下跌,但增长强劲、消费畅旺。中国的纺织、电子业今天已称霸天下,笔者相信十年后世界十大钢厂中一半属于中国,甚至美国汽车也可能在中国生产。中国的工业化,走的就是产能急速扩张的道路,经济效率未必很高,商业行为未必规范,却也打造出一流的制造业、世界第四大经济体系,也创造出无数个就业机会、一个经济奇迹。对此,国人不可枉自菲薄――通缩并非一无是处。

  但是,产能的过度扩张带来恶性价格竞争,不少行业的利润率被拉低至无以为继的水平。不仅投资效益欠佳,银行业更面临大量不良资产,甚至可能出现金融风险。这是政府的担心,也是宏观调控所要制止的。中国的通缩现象,说到底是体制扭曲下的产能过剩。调控治的是标,银行改革和地方政府整治才是本。

  (本文原载于

证券市场周刊,为作者个人观点)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