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

经济全球化下的足球演义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28日 08:57 《经济》杂志

  足球这项充满激情、个性张扬的运动,也无法挣脱资本的摆弄与全球化的困境。在全球化浪潮中的个体,如每一支球队,它的命运起伏与风格演变同样耐人寻味

  文/张志峰

  世界杯激战正酣,三十二强殊死搏杀。有人把世界杯的狂热归结于人类的英雄情结以及人类征服杀戮的欲望。不管这种比喻是否恰当,在和平年代,恐怕也只有世界杯更像是一场原始的、出自本能的战争。

  但不可否认的是,这场现代人臆想中的“战争”也没能摆脱商业巨兽的魔掌。资本和媒介导演了这场“战争”。世界杯版图的扩张几乎和经济全球化是同步的,每一支球队就像一国的经济,一个民族的企业,得益于全球化,甚至成为整个体系中的一环。但吊诡的是,世界杯恰恰由于掺杂民族因素而更加狂热。也许正由于这种民族主义与全球化的博弈,感官冲动与商业理性的结合,让世界杯变得更有魅力。

  小球带动大球,世界杯折射出全球经济与文化的演绎。让我们在观赏世界杯的同时,可以思索得更多。

  是足球的胜利还是资本的胜利

  世界杯赛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已不能仅把它当作一场体育赛事。它成为一个盛大的节日,一个全民狂欢的体育文化活动。如果只靠足球运动本身,是不会有如此大的吸引力的。是资本的意志,令足球世界中的资源能够有效的配置,足球文化越来越具有感染力。

  世界杯的很多参赛球员,无论来自哪个国家,都有在国际顶级俱乐部踢球的经历。正如电影《一球成名》所讲述的那样:很多南美、非洲的天才球员,在崭露头角后,都会选择到欧洲顶尖俱乐部去展示自己。这是他们成为一名伟大球员的必由之路。在这个过程中,欧洲俱乐部雄厚的资本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产业资本与人力资本的结合孕育出世界杯赛上的主角——球星。

  欧洲顶尖的俱乐部是足球世界里的跨国企业。他们寻找被低估的球员,通过培训、包装等一系列的商业运作,挖掘他们的价值,生产出足球文化大餐卖给全世界。在体育文化产业中,两个终端是最赚钱的——产品的制作端和播放端。这些俱乐部制造出伟大的球员和伟大的比赛,同时让这些伟大的比赛在他们搭建的舞台——联赛中表演,并通过强大的媒介力量播放到全世界。通过这条体育文化产业链,成功的俱乐部能赚取到巨额的利润,成为百年企业。

  当然,这些俱乐部的命运都是由资本决定的。当俄罗斯石油大亨控制了切尔西,当曼联面临被并购的威胁,也许只有痴心的球迷还关心这只球队的传统以及球衣的颜色。资本的意志能将世界各地的球员召集在一起,把一家俱乐部组建成一支“跨国部队”。而跨国部队里的成员,将在世界杯赛场上,为自己国家的荣誉而战。也许他们在高唱国歌的时候,心中只想着祖国。但是他们在赛场上的表现,他们的职业素养,是和他们身处的俱乐部分不开的。

  世界杯是国家队间的比赛,民族主义情绪让比赛变得更加狂热。但事实上,每一支球队尽管还保留鲜明的民族特征,但某种程度上都是全球化的产品。真正推动足球的,是资本的力量。也许资本使足球变得功利,但不可否认,是资本让足球赛事变得更加规范,令球员变得更加职业化。

  足球这项充满激情、个性张扬的运动,也无法挣脱资本的摆弄与全球化的困境。在全球化浪潮中的个体,比如说每一支球队,它的命运起伏与风格演变同样耐人寻味。

  较量的不仅仅是技艺

  冷兵器时代,战争胜利的一方往往属于彪悍和勇猛的民族。而现代战争,比拼的是经济、科技甚至文化等综合实力。从这点上来看,世界杯赛像是介于两者之间的一场“战争”。技艺固然重要,但更要看足球技艺背后的东西,当世界杯遇上经济全球化,它在某种程度上成了标志各个国家在全球化体系中所处位置的一个刻度。

  欧洲有很多传统强队,这些传统强队上百年来维系和延续自身的风格。这种在赛场上表现出来的风格与民族经济文化是息息相关的,比如德国的严谨、法国的浪漫、西班牙的奔放。德国战车的每一次攻防都是一丝不苟,他们缺少了一些灵性,但他们有坚强的意志;他们没有华丽的脚法,但他们很少犯错误;他们没有天才的球员,但作为一支团队恰能步调一致,严谨又有效。法国不乏天才的球员,这让他们有时能在赛场上演绎出精彩的篇章,但有时也会因为组织上的涣散而溃不成军。这正如德国已经成为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之一,是因为德国企业生产出了质量高超,技术先进的产品。而法国有时却陷于劳资纠纷而无法自拔。

  但不管怎样,欧洲经济、欧洲足球都是全球化的受益者。他们凭借雄厚经济实力和优秀的足球传统,吸引世界各地的天才球员。这既让他们的俱乐部联赛吸引了世界的眼球,赚取了丰厚的利润,也给他们带来了足球技艺上的交流与融合。足球是一项集体性的运动,欧洲的贵族传统将这项运动诠释得具有仪式感,因而更易传承和得到主流社会的认同。

  南美球队有巴西这样的王者之师。但人们更愿意把他们看成是由一群足球天才组成的球队,他们参加世界杯像是不断涌出的天才的表演,而不是团队的整体作战。足球的精髓已经深入到巴西球员的灵魂深处,他们用激情的桑巴舞演绎足球,是最真实,最淳朴的人性绽放。所以南美球队永远是人才和资源的输出源,换句话说:是被“掠夺”的对象。但是,他们也同时受益于这种“掠夺”,如果不被“掠夺”到欧洲顶尖俱乐部,他们也不会意识到什么是真正的职业化,什么是商业足球。没有这种“掠夺”,我们只知道一些足球天才,但无法看到世界级的巨星。南美有最好的足球土壤和足球人才,同样也能捧得大力神杯,但却没有与欧洲相抗衡的俱乐部,这是全球化的幸运也是全球化的悲哀。

  亚洲球队是世界杯赛场上的暴发户。他们用资金挖来世界上最优秀的教练,吸引顶级球星来“养老”同时带来职业风范,或者干脆让第三世界优秀球员入籍。特别是,他们习惯于对足球寄托太多的政治热情和民族情感,把世界杯赛搞成一场全民运动。这些急功近利的做法确实可以在短期内达到一定的效果,但传统的缺失、资源的匮乏,以及不规范的非自发的组织行为更多的让亚洲球队扮演陪太子读书的角色。足球如此,经济建设和企业发展当引以为鉴。

  非洲的球员总是像山野、戈壁里的孩子。他们可以在赛场上充满激情的奔跑,让身体的每一处肌肉得到充分的爆发。但有时却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和状态。他们在世界杯赛场上的成绩完全取决于临场发挥。对于他们来说,世界杯似乎是一场临时纠集起来的表演,而不是经过有组织,有秩序排练后的展示。这是因为他们无法正常进行这样的排练,总是会被种种原因所打断。他们是全球化的边缘者,其命运有时是别人安排的,是自己难以掌控的。

  中国的角色

  谈到足球、谈到世界杯,就不能不提中国。中国始终对足球、对世界杯倾注了很大的热情和期望,但却往往被无情的现实所浇灭。可以说,中国在发展足球事业所遇到的问题,与在经济建设和企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类似,其根源都在于不健康的商业文化,这也是中国在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短板。

  中国的足球一开始就承担了本不必承担的使命。足球已经不仅仅是一种体育比赛,它是在“冲出亚洲,走向世界”口号召唤下,参与国际竞争的一个象征。于是,中

国足球处处显示出急功近利,在与世界接轨的道路上往往东施效颦。花重金请国际上不知名的教练并奉为至宝,派一群孩子到国外学习却疏于管理。在发展足球上所犯的错误不比在球场上犯的错误少。足球已经脱离了体育运动的本源,它已经被异化,无怪乎米卢改造国家队的第一步就是:让球员知道足球是快乐的。

  而当商业介入足球,职业联赛开始后。中国商业文化的缺失给足球产业所造成的混乱被迅速放大了。足球成了城市的名片,成了地方政府的政绩工程。当足球既要商业运作又要政府掌控时,最终的结果就是官商结合。假球出现了,黑哨吹响了。没有商业化的规范,却有机会获得商业暴利,整个球场很快变得乌烟瘴气。

  中国的球员——职业联赛的主角,也暴露了中国商业文化中最薄弱的一环——职业精神的缺失。从一文不名到腰缠万贯,很多球员开始迷失了自我,泡吧、

赌球、吸毒、打假球,种种丑恶现象在这些职业球员身上频频上演。职业球员缺少职业精神既与自身的素质有关,也与一个球队管理的不到位直接相关。足球队是十几人构成的队伍,每一个人都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没有团队精神而一盘散沙,到世界杯赛场上肯定是不堪一击。技术精湛的巴西尚且如此,何况技术粗糙的中国国脚。

  没有优秀的管理,就不会有好的团队,没有好的团队就不会打胜仗。足球如此,企业也一样。从这点看,中国企业参与全球化大潮与中国足球冲击世界杯决赛圈确有相似之处。这两者都赖于良好职业精神与商业文化的塑造。

  在商业上,中国是一个巨大的磁场,吸引着全世界投资者的目光。但中国企业的

竞争力仍然很弱,能参与到国际竞争中的寥寥无几。中国也有世界上最好的球迷,就意味着有全世界最庞大的足球产业消费者。记得一个国外教练曾这样评价中国足球:一流的球迷、二流的球员、三流的裁判。这也意味着我们有一流的市场需求、二流的员工或产品制造者、三流的规范和制度。那么中国的足球要进军世界杯,中国的企业要参与国际竞争,最需要补上的是哪一课,也就不言而喻了。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