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财经纵横

谢国忠:各央行鼓励石油投机 亚洲再到危机边缘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22日 13:49 财经时报

  谢国忠

  随着全球需求的疲弱以及油价的上涨,衰退风险上升。对于出口导向的亚洲来说,全球宏观经济正朝着一个最不利的方向发展。过剩流动性聚集在石油行业,各国央行仍在鼓励石油投机,亚洲经济体可能将陷入衰退

  全球需求疲弱以及油价上升,正在对严重依赖出口的亚洲形成压力。如果当前的高油价持续到年末,那么该地区出口收入遭受的损失将可能达到其GDP的1.2%.如果美国从亚洲地区的进口在2006年下半年停止增长,我估计该地区的GDP增长率可能会再降低1.2个百分点。

  由于亚洲地区的国内需求仍然不够强劲,GDP增长若由于外部环境的恶化而降低2.3个百分点,它可能会带来相当大幅度的乘数效应。我认为,该地区有些经济体可能会在未来一年里陷入衰退之中。

  亚洲地区各国政府仍然试图保持低利率以维持增长。这种做法带来的净效应,是对该地区的消费者征收“通胀税”,以此补贴发达国家的消费者。这种效应鼓励各大央行采取渐进主义态度缓步提升利率,而这又鼓励了石油投机,为亚洲带来更多压力。

  迄今为止的资本流入减轻了此种挤出效应,它使亚洲地区的货币在真实利率非常低的情况下依然保持强劲。然而,随着全球环境变得对资本冒险行为越来越缺乏吸引力,亚洲各国的货币可能会在未来几周内大幅度贬值,而这将加剧通胀压力,进一步加大该地区消费者头上的“通胀税”。

  亚洲金融市场看来正在步入最为艰难的五年时光。我认为今夏过后,亚洲金融市场可能会出现相当程度的暴跌。由于投资者仍然错误地对亚洲抱持牛市期待,这种暴跌对于亚洲资产来说将是相当痛苦的。如果

美联储再次风云突变,转而对通胀采取鹰派态度,那么今夏市场很可能出现被迫卖空。

  巨大的挤压效应

  全球宏观环境看来正在朝着对亚洲最不利的方向发展。美国零售额大幅下滑,油价大幅上涨。美国是出口导向型亚洲经济体的最大市场,油价是这个严重依赖制造业的地区的最大刺激因素。如果接下来的6个月里,这两个因素都以当前的趋势继续发展下去,那么我想,亚洲的几个经济体将随之陷入衰退。

  中东地区日益紧张的局势,成为油价上涨的又一个催化剂。2006年布伦特原油迄今为止的平均价格,比2005年高出31%.如果当前的价格水平继续,2006年剩下这段时间的平均价格将高出去年1/3.根据BP

能源的数据,在我们分析范围内的10个亚洲经济体,2005年每天消费石油1670万桶,每天生产石油670万桶。以当前的消费和生产速度,2006年的平均油价可能会比2005年高出16美元/桶,这意味着亚洲地区的收入损失将达584亿美元,占该地区GDP的1.2%.美国2006年6月的零售额大幅下滑。去年美国从亚洲进口4400亿美元,占亚洲地区GDP的8.8%.2005年及2006年前5个月,美国从亚洲进口增长了14.6%.如果增长在2006年下半年降低为零,我预计,该地区的GDP增长率可能会降低1.2个百分点。

  高油价可能使美国零售额进一步削减,使房市疲软带来的压力雪上加霜。市场仍然一致认为,美国2006年下半年的GDP增长将维持在3%的水平,但最近的发展状况相当程度上破坏了这个前景。因此,我认为,市场对2006年亚洲出口的预期也可能会下滑。

  我估计,油价上涨以及美国需求走弱带来的挤出效应,可能会使亚洲地区2006年下半年的GDP增长削减2%以上。这将是1998年金融危机以来该地区遭遇的最大震荡。

  油价逆需求上涨

  尽管全球需求由于低利率水平有所放缓,但商品价格仍然快速上涨。各大央行的加息,抑制住了流动性水平的继续上涨,但当前的流动性水平仍然很高,因此仍为投机留下了空间。

  当市场供应对价格并不敏感的时候,投机就会奏效。当前的石油出口国政府不再一味追逐利润最大化。它们从高油价中所赚取的利润,已经远远超过其社会和经济的需要,因此,它们的石油生产动机就变得不再那么强烈。石油市场是投机资金的天然聚集地,地缘政治的紧张更刺激了这种投机行为。

  各国中央银行在决策时仍然非常依赖数据,因此它们在加息时采取渐进主义姿态。然而,由于在加息的同时,通胀也在攀升,因此,真实利率并没有上升多少。

  我认为,当前的问题在于,各大主要央行并没有认识到,当前货币储量已经太高,这种情况下不可能维系价格稳定。商品投机只是过剩货币转化为通胀的一个表现而已。

  在我看来,这可能使通胀和利率的上升幅度都高过市场预期。当然,油价上升幅度也可能会更高,从而对亚洲带来极大的不利。

  亚洲缺乏有效政策

  亚洲政府倾向于使用能源补贴和低利率,来应付上面指出的挤出效应。这种政策反应使全球通胀压力储存在亚洲内部,并支撑着各大主要央行在加息过程中的渐进主义姿态。

  今年亚洲的出口价格在上涨。这说明亚洲出口国终于将更高的生产成本传递到了市场终端。然而,出口价格上涨的速度还是远远低于进口价格上涨的速度,也就是说,亚洲地区的国家仍然在补贴着发达经济体的消费者。

  我认为,对于亚洲来说,正确地反应应该是,迅速提高利率,取消石油补贴,使亚洲能够通过更迅速的出口价格上涨,将通胀更快地传递到发达经济体那端。

  我认为,正是亚洲偏执于增长,因而使得亚洲各国政府对紧缩政策不能采取强硬姿态。这使各大主要央行得以放缓其规范货币环境的步伐。在这种环境下,石油、通胀以及利率都会进一步上升,因此亚洲将为其增长偏执付出昂贵代价。

  夏日风暴将至

  我认为,金融市场正面临一场夏日风暴。油价上升和需求放缓,对于公司收入来说不是好消息。如果美联储风云突变,转而再次摆出鹰派姿态,它将给乐观的增长预期以及公司收入以致命一击。

  如前所述,我预计,当前高油价以及美国低零售额,可能会给亚洲GDP带来2%以上的挤压。由于亚洲地区内部的需求仍然疲弱,外部震荡所带来的乘数效应可能会相当大。我认为,如果全球环境得不到改善,那么亚洲的几个经济体将在未来一年半、或一年以上时间里陷入衰退。

  如果中东冲突升级,油价达到100美元/桶,预计亚洲大多数经济体都将陷入衰退。在我看来,当前熊市的卖空行情可能会持续整个夏天。

  (徐寒梅译,仅代表个人观点)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