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国经济需要关注的几个问题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6月03日 01:33 21世纪经济报道 | |||||||||
文/乔纳森·安德森 从4月份的中国经济数据分析来看,我们认为中国对经济发展需要特别关注的有以下几点:信贷增长以及贸易平衡成为两个迫切的宏观问题;应关注流动资金紧缩、信贷控制措施以及人民币进一步升值;总体需求仍然保持较强的势头;控制房产交易的措施实际作用不大。
数据表明,当前中国两个最重要的宏观问题仍然是信贷增长和贸易顺差问题。4月份,中国国内银行信贷年均增长超过了官方目标,达到了16%。同时,贸易顺差出人意料地继续扩大,并且保持较强走势,达到了历史新高(考虑季节性因素)。 中国政府还应该关注流动资金紧缩、信贷措施以及人民币升值等问题,因为这些走势从相反的方面说明了中国执行宏观调控的部门所面临的问题。信贷快速增长表明中国建设性贷款增加,而建设性贷款之所以增加,是由于行政政策逐渐放宽,以及银行流动资金过多造成的。我们认为,中国人民银行很有可能在近期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以此来冻结过多的资金。并且,还会采取直接“道德劝戒”的措施,抑制信贷增长,尤其是在房地产产业的信贷增长。 同时,贸易顺差的急剧增长也说明政府不能采取太强硬的手段来抑制需求的增长,因为这样会使顺差继续扩大,造成新的流动资金充斥银行系统。贸易顺差的急剧增长也说明,政府应将人民币汇率作为重点。在今年后半年,将承受更多的人民币升值压力。(考虑到其它亚洲货币继续走强,这一点是非常可能的)。 但是,中国的经济增长并没有大幅度下降,与此相反,需求将继续保持较强的势头。即使新增贷款增幅相对较大,我们也并不认为经济增长“过热”——我们相信中国政府也不这么认为。首先,中国企业刚刚经历了痛苦的2004-2005年,是其收入和利润减少的两年,企业现在正处于复苏阶段。对于建设及基础设施方面的投资目前也处于复苏阶段。在中国政府上次紧缩政策后,投资经历了两年的停滞,正重新回到轨道。而且,在实际调整基数后,现在的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与2002-2003年过热期间相比仍相对较慢;进口产品增长、零售以及电力生产也都表明需求是稳定的,并没有增长过快。所以,虽然我们非常希望实行资金紧缩政策,但是并不希望看到更“严重”的政策变化而导致增长突然减速,我们预期对于材料及进口产品的需求依然稳健。但是,要记住紧缩措施很有可能在近期对于股票及商品市场造成负面影响。 我们还看到,中国在控制房产交易所进行的措施实际作用不大。近期,政府开始征收20%的房产交易资本收益税,使人们担心有可能造成市场下滑,而影响实际建设需求。但是,总的数字表明,这些担心是不必要的。事实上,从全国范围来看,房地产以及土地价格平稳,基本保持一位数的增幅。其实,主要的投机问题是在一些一线城市——主要是上海(去年甩卖的情况就相当严重)、北京及深圳的高端市场,这些是反投机措施真正需要针对的地方。我们建议宏观投资者关注供应方面的措施,因为这些措施将影响建设贷款以及基础设施建设,而不是关注需求方面的政策,如资本收益税或对于二次按揭的处罚。 (作者系瑞银集团亚太区首席经济学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