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济学人 > 经济学人--陈淮 > 正文
 

陈淮:创新最大动力来自竞争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6月02日 01:59 第一财经日报

  陈淮

  创新对我们为什么那么迫切?什么叫创新?我们在进一步推进技术、制度、结构创新以及一系列的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创新上,有哪些新思路,哪些可以寻找的途径?这是我今天要讨论的主题。

  迫切性

  如果谈论创新,仅从各个实用领域的技术发展本身讲,并不能够说明创新有多么重要。我们现在面临的创新,主要指在未来五年以及一个更长远的战略发展过程中,需要在国民经济发展上格外注重的问题,包括掌握核心技术的竞争力,实现核心技术在技术领域的更大突破,占据技术发展的制高点等。

  举几个例子,比如我们现在需要高价买

能源,那么,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是节能。“十一五”规划一个很显著的特点就是讲究节约资源,特别是节约能源,一个重要经济指标就是,在未来五年之内,单位GDP必须节能20%才可能实现到2010年中国的国民经济总量比2000年再翻一番的目标。而在节能发展过程中,重要的物质基础就是技术创新。我们是严重缺能的国家,而且能源生产结构比较差,我们68%的一次能源依靠煤炭,而煤炭是一种劣质能源,而且利用过程非常复杂。在研究关于如何对煤这种能源进行气化、液化的技术发展上,必须有重大突破。因此,没有技术发展,仅靠随手关灯这么一个简单方式,是达不到我们希望的节能目标的。

  再举一个例子,人民币面临升值的压力,是坏事还是好事呢?从一定意义上说有它积极的一面,它会迫使企业必须改变过去长期以来单纯依靠劳动力、土地要素以产品走低端化占领国际市场的战略,将核心转移到依靠质量、品牌、技术、成本以及环保等一系列竞争上来。

  从国际战略角度看,大国之间在争夺传统资源上的竞争变得日益激烈,在技术上的垄断趋势也日益加强。西方对中国知识产权的指责不是一个孤立的事件,它和西方大国力图长期保持技术垄断地位密切相关。如果我们这一代人,不能在竞争中挤入第一梯队,与发达国家在技术领域里的差距将会趋于扩大。现在,人们已经不怀疑中国在传统工业领域里,不论是规模还是生产能力上,都能赶上国际先进水平。但是人们很怀疑,中国能否在技术创新上仍然占据高端。

  这些就是创新在“十一五”期间那么迫切的原因。

  创新动力不是政府主导而是竞争

  什么是创新?异想天开不是创新,敢想敢干也并非创新。在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我们超越了中国当时国民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以及和国际社会之间经贸往来的实际水平,提出大进大出,实现国际大循环。这个创新胆量很大,但实践证明它并不成功。今天我们不再提出国际大循环了,而全世界都在惊呼中国的产品已经成为了世界性的产品,全世界的超市都摆着中国造的产品。

  中国是一个对创新充满渴望的民族,但又对创新规律了解不充分。创新依靠什么呢?人们很容易想到,要依靠政府主导配置资源发展创新。可以这样说,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实现某一领域上的技术突破,在国际竞争某一个关键方面占据高端(比如“两弹一星”),集全国之力的方式确实取得了很大成绩,而且也不排除在很多重大战略竞争过程中,仍然要发挥这种优势。但在市场经济下,推动技术创新的最大、最普遍的动力,不是政府的主导,而是竞争。

  为什么竞争是最大的动力呢?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资源配置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企业想获得高于竞争对手的更大利润,最基本的出路是在技术上率先掌握诀窍,提供更大技术含量的产品。举个例子,过去几年里,电视机在不断降价,但实际上,人们在电视机上消费支出是不断增加的。假定说,一台电视机十年前卖4000元,同一类型的现在卖800元,这不是大降价了嘛?但我想说,同样社会阶层的人买电视机,还买不买800元的呢?不买了,他要买

等离子电视,2.5万元。因此,最有竞争力的并不是不断降价的产品,而是最有技术含量、最能领先消费结构变化的产品。竞争给人们提供的技术创新余地也是无止境的。

  制度创新

  我想起一个建设创新型城市的问题,或者说城市建设过程中的创新问题。除了技术领域的创新,我们更加注重制度上的创新和思想上的创新。我们刚才说到市场经济才是推动技术发展最重要的制度保证,那么制度创新,不仅仅是我们实行自由竞争,发展企业,让企业提高微观活力,以及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等诸多内容,还包括我们在企业发展、经济发展过程中,有更大的创新想象力。

  过去20余年中,中国支持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力量,就是城镇化、城市化的不断加速。这在第九和第十个五年计划中表现得尤为突出。但令我们遗憾的是,这些城市群千城一面,所有的城市的

写字楼都似曾相识,所有城市的商业街都面貌雷同,所有城市都一定有一个国际会展中心,而且是玻璃幕墙,所有的城市都得有宽马路大广场,城市的性格被掩盖了,城市的文化传统被磨灭了。别以为这种外在形势的雷同和科技创新无关,实际上它代表着一个民族对求新、求异的渴望程度,以及对新型信息的接受能力。不是说,一举改变整个科技面貌的创新才叫创新,哪怕在任何一个角落能够提供人民生活改善,或者市场发展过程中,资源节约的一种技术发明,都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由第一财经频道《财经大讲堂》节目陈淮演讲的文字稿节选而成。首播:6月2日22:00重播:6 月3 日13:50、23:05;6 月4日1 3 :5 0 、1 8 :5 0)

  陈淮档案

  ●1952 年2 月生

  ●1987年在中国人民大学获博士学位

  ●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

  ●中国城乡建设经济研究所所长、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导师

  ●主要研究领域:工业化理论、产业结构理论、区域经济理论、人口就业理论等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