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济学人 > 国务院六项措施调控房地产业 > 正文
 

马骏:宏观调控宜行三紧政策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5月18日 13:33 《财经》杂志

  马骏/文

  中国宏观经济目前面临的系统性风险实际上比三年前更加严重,为有效地进行宏观调控,需要实行“三紧政策”:偏紧的货币、偏紧的财政政策,和更有力的结构性措施

  中国的宏观调控从2003年下半年开始,历时已近三年。但是,过去三年来,全社会固
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仍持续保持在25%-28%之间。今年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又反弹到28%,3月城镇投资同比增长高达33%。可以说,过去几年的宏观调控措施,基本上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目前,产能过剩状况比2003年更为严峻;持续目前投资增速,最终可能导致经济和金融危机。

  根据国际经验,发展中国家的投资占GDP的比重在平均为20%-30%;发达国家为15%-20%。中国2005年的比例高达47%,在可获得数据的国家中居全球首位。但是,目前的投资增速,无论是在理论还是实践上,都是绝对不可持续的。在理论上,假设今后每年固定资产投资以25%的速度增长,名义GDP以每年12%的速度增长,则投资占GDP的比例将在2012年前超过100%!那时,整个经济全部是投资,没有消费。

  显然,这种经济体是不可能存在的。在实践上,如果不立即采取措施,把投资增速在一年左右内压下来,几年之内问题积累到一定程度,微观机制本身(利润下降、银行坏账飙升、企业和外国投资突然中断)可能会导致投资和消费突然大幅下滑,对就业、金融体系造成巨大冲击,后果将难以设想。这是亚洲金融危机给我们的沉痛教训。

  我们在一系列数据分析的基础上,设计了一个中国工业产能过剩指标。该指标表明,过去两年时间内,尽管采取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手段,但由于投资增速居高不下,产能过剩的情况持续恶化。

  另外,从去年开始,中国政府提出改变增长模式,减少对投资和出口的依赖,发挥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但从2005年和今年一季度的数据来看,这个目标没有实现,经济运行实际上与此背道而驰。如果没有新的更有力的措施出台,今后两三年,消费占GDP的比重还将继续下降。

  关于通货膨胀,一些人认为,中国不面临通胀的压力。但如果考虑到政府对一系列价格的控制和

房地产价格的大幅上升,实际的通货膨胀压力远大于表面数据。

  综上所述,我认为,中国宏观经济目前面临的系统性风险,实际上比三年前更加严重。宏观政策的制定者应该具有高度的前瞻性,不应等到危机爆发才采取应对措施。这方面,美联储的经验值得借鉴。两年前开始,在美国经济成长恢复到3.5%左右,但通胀仍在1%-2%时,联储就连续采取15次加息的措施来防止经济过热,有效地控制了宏观风险。

  在当前中国,有效的宏观调控需要实行“三紧政策”,即偏紧的货币政策、偏紧的财政政策和更有力的结构性措施;目标应该是在一两年内,将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速降至15%左右,将贷款增速降至12%左右。具体建议如下:

  ——偏紧的货币和金融政策。鉴于当前每个月100亿美元以上的国际收支盈余、同比19%左右的广义货币增速,现行的货币政策(存款准备金率和基准利率)实际上是十分扩张性的。因此,建议中央银行采取以下措施:其一,短期内将存款准备金率提高一个百分点。如果贷款和投资增速在几个月内没有明显放缓,应再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中央银行应给市场可能进一步加息的信号,以抑制企业和房地产投资者的投资冲动。其二,在一年左右的时间内,应交替使用存款准备金率和加息的手段,进行连续三到四次的货币政策紧缩操作。其三,在全国范围内,将第一套房房贷的最低首付比率从目前的20%提高到30%,将第二套房房贷的最低首付比率从目前商业银行实际执行的30%提高到40%-50%。

  ——偏紧的财政政策。在经济已经高速增长的情况下,目前的赤字财政实际上仍然在推高增长率,对经济过热和投资过热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因此建议中央政府:其一,开征投资税。对所有投资项目临时开征一定比例的投资税,对一些“过热”的行业可以实行更高的税率。等投资增速回落到调控目标区间之内后,可以取消这项税收。该项收入应进入财政储备(或社保基金),而不应用于增加当年的财政支出。其二,为了防止地方政府投资冲动的进一步强化,有必要上收地方政府公共项目的审批权,并以立法或国务院规定的形式,要求地方政府在税收增长较高(如超过8%)的年份,必须增加地方财政储备(即设立财政储备基金)。

  ——更有力的结构性调控手段。比如,明确要求各地提高最低工资、医疗保险的水平和养老金标准,以保护职工权益,刺激消费,同时增加企业生产成本,抑制过度投资;下决心提高水资源和环境污染的收费和能源价格,在缓解环境污染恶化和能效过低问题时,通过增加企业生产成本来抑制过度投资。-

  作者为德意志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

  全文见《财经》网络版www.caijing.com.cn“财经文萃”

  《财经》杂志159期其他精彩文章

  博弈“打捆贷款”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5,770,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