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济学人 > 正文
 

港澳自由行中的自由投资值得关注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5月10日 06:29 第一财经日报

  何志成

  内地人在境外建立外汇账户,以进行虚拟金融商品的投资已经不是秘密,但是,这一趋势随着中国人财富的增长和外汇管制的放开有扩大的趋势。今年“五一”黄金周期间,由于许多城市开放了港澳“个人游”项目,使内地到港澳的旅客猛增。

  根据笔者查询,大多数城市都对内地旅客赴港澳旅游附加了现金携带规定,但都仅仅规定了人民币(如2万元的限制),却没有规定外币或港币,这就为内地游客赴港澳投资打开了方便之门。

  根据港澳规定,内地投资者可以使用商务证件或通过居港亲友的住址,在香港的银行和金融机构设立银行和

股票户口,投资港股和其他
理财
产品。目前,许多银行和金融机构标出的
理财产品
价格平均收益率在10%左右,对内地投资者吸引力极大。就是股票市场,由于有大量内地投资者的不断加入,也是蒸蒸日上。5月3日,香港股票市场市值再次刷新历史新高,首次突破10万亿港元,这些新增资金有不少是内地人士所有。除了香港,还有周边地区,由于有香港银行和金融机构的“接舶”运作,内地资金不排除向亚太和全球金融市场扩散的可能,联想到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外围股市今年出现的不正常“暴升”现象(普遍上涨了30%以上),中国因素不是没有可能。

  现在,我国外汇管制较过去大幅度放松。国有银行已经发布通告,个人可持身份证自由购汇,每人每年2万美元。这的确是个不小的数目。如果加上“个人游”项目的放宽,预计赴港澳的投资者会猛增。根据香港证券界权威人士保守估计,现在,利用各种方式在香港长期投资股票的内地个人投资者,至少有五六万人,而投资保证金市场和其他衍生金融产品交易的投资者更多。

  近来,各种保证金公司纷纷登陆香港,据香港证券界私下估计,所谓的“地下QDII”金额已经有数十亿元。这些资金不仅仅关照股市,更多地关照内地还闻所未闻的虚拟金融保证金——如外汇、黄金、金属期货市场。据香港媒体报道,他们在最近的一项调查中发现,在“个人游”的旅客中,5%被访者承认他们的旅游目的其实是投资,而首要购买对象是股票和理财基金。

  现在,国家正在千方百计地落实“藏汇于民”政策,而藏汇于民不是藏汇于境外市场。由于我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和产品的开发滞后,出现上述问题在所难免。而对这一趋势则必须引起警惕:按照国家放宽内地投资者金融限制的最新规定,如果2万美元的购汇额全部投资境外,收益率高出内地银行数倍。这种轻松的套利交易,与其硬堵,不如疏导,即尽快开放和推出相关理财产品。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