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济学人 > 经济学人--巴曙松 > 正文
 

巴曙松:谁在威胁中国的金融安全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4月27日 14:31 大洋网-广州日报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一国金融体系的效率和稳健性与其开放度显著正相关。世界上最发达和最富效率的金融体系往往是国际化程度最高的金融体系。

  从资金来源说,按照8%的资本充足率计算,外资入股涉及到的是8%的资本部分,这当然十分重要,但是更为重要的,是资本金之外的92%左右的资产的配置效率问题。

  巴曙松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

  在外资大举进入中国银行业市场时,也有人认为银行业引进外资威胁了中国的金融安全,这实际上是国有银行“贱卖论”的延续。

  实际上,外资银行是否会威胁所在国的金融安全,要看准入的外资银行是否依赖于所在国的经济增长,是否依赖于所在国的金融市场。依赖性强的外资银行会从所在国的经济发展中受益,当所在国经济出现问题时,往往会积极地配合解决问题。同时,这也与外资银行的资产负债结构、对本币的依赖程度等密切相关。因此监管机构在外资准入政策上是有可为的,要重点选择那些可能在经济出现波动时能够发挥积极稳定作用的银行进入中国市场。

  从理论上说,外资入股给中国银行业带来了利益共享者的同时也成为了中国金融体系的风险共担者。大量关于金融危机的研究发现,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一国金融体系的效率和稳健性与其开放度显著正相关。世界上最发达和最富效率的金融体系往往是国际化程度最高的金融体系,如中国香港、新加坡、英国、瑞士和卢森堡等。而大部分发生过金融危机的国家,在危机前都曾采取了排斥和限制外资金融机构的金融法规和政策,危机过后这些国家加快了金融重组步伐,更大程度地开放了金融体系,例如日本、韩国、

墨西哥和阿根廷等。以韩国为例,199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韩国由世界上最具保护本国金融机构色彩的金融政策转变为开放、自由的方针,外资参与度不断上升。到2005年,韩国最大的两家银行———国民银行和新韩银行外资持股比例分别达到了75%和85%,前七家大银行中的六家由外资控股。由于与中国有着类似的金融开放过程和东亚文化背景,外资的大举进入在韩国国内引发了与我们今天类似的关于金融安全的争论。

  对于中国的金融安全威胁最大的,实际上是持续浪费公众储蓄、制造

不良资产的落后银行体系。2005年6月末,中国外资银行贷款余额为3354亿元,占金融机构贷款余额的比例为1.69%;存款余额1733亿元,占金融机构存款余额的比例为0.63%;不良贷款余额为32.5亿元,不良贷款率为1.15%。可见外资银行业务比例非常低,我们防范金融风险应将注意力更多地集中在中资银行拥有的99.37%的公众储蓄如何通过更为有效的方式和渠道,投放到最具活力的企业、地区和金融产品的问题上。

  从资金来源说,按照8%的资本充足率计算,外资入股涉及到的是8%的资本部分,这当然十分重要,但是更为重要的,是资本金之外的92%左右的资产的配置效率问题。如果能够通过开放和改革,不断提高整个银行体系的资产回报水平和股本回报水平,降低不良贷款比例,进行低成本融资,这才是最大的金融安全。只有真正能够把银行业做强、做健康,使它的

竞争力提高,才有助于国民经济的最大利益和安全、稳定。如果通过引入战略投资者,能够为形成一个良好的银行体系带来积极因素,则是我们所期望的。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