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济学人 > 正文
 

秋风:煤电联动机制是反市场的行为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4月22日 16:39 中国经营报

  作者:秋风

  电煤价格不断上涨,电力企业自然叫苦不迭,政府也颇为体贴电力企业的苦衷。按照去年底确定的资源价格改革纲领,在决策部门那里,电价上涨已只是个时机问题了。最近,业内已经传出价格将要上涨的消息,国家发改委则适时地发布了《电力行业2005年运行分析及2006年趋势预测》报告,做实了企业效益下降的说法。这意味着,电价上涨已经临近。

  同时,据说电力行业还正在等待国务院批准第二次煤电联动方案。如果有关部门执意实施这个方案,那也是无可奈何的事情,但是,请有关部门及电力企业千万不要将这种完全反市场的价格联动机制说成是市场化改革。

  笔者在此前的文章中已经指出,经济学最基本的原理是,价格不是由成本决定,而是由供需决定的。所以,几乎在所有行业,尽管成本上涨,只要竞争压力足够大,价格未必上涨。在充分竞争的行业,没有哪个企业敢跟消费者玩“价格联动”的游戏。

  据此可以设想,假如电力市场是开放的,

煤炭价格上涨,电力零售价未必会上涨。事实上,可以大胆地预计,电价就像别的产品价格一样,必将呈现出下跌的长期趋势。

  当然,中国的现实是,在电力行业,政府对市场进入设置了几乎高不可攀的壁垒,阻止了潜在竞争者的进入;同时,在这个市场玩游戏,离开权力的支持寸步难行。因此,那些跨国发电企业在进入若干年后也只好来一个大逃亡;更重要的是,电力市场上的主要玩家是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他们更习惯于依赖政府解决经营上的困难。于是,面对电煤上涨,政府及企业立刻积极谋划煤电联动机制,让电力价格随着电煤价格自动上涨。有关部门大概以为这是一种模拟市场的机制,就像当初奥斯卡·兰格等经济学家以为计划经济是对市场的模拟一样。

  但是,当政府在构建这种成本-价格联动机制的时候,依据的却是完全不通的经济学论据。市场有效配置资源的秘密,就蕴藏在成本上涨时企业的行为背后。如果要素的供应及其价格是恒定的,则计划经济确实有可能实现资源之最有效配置。问题在于,原材料、劳动力、资金等要素的供应量及价格总是变动的,计划经济的致命弱点就在于无法及时对这些变动作出反应——而市场却能够。

  成本提高之际,正是市场发挥其资源高效配置作用之时。面对成本提高,不同的企业会作出不同选择。一类企业没有控制成本的意志和能力,它提高价格,它被消费者无情抛弃;另一类企业则努力通过控制成本而做到价格不涨,它生存下来,并填补失败者留下的市场份额。由此,有效率的资源配置形态扩展开来,整个社会的资源配置效率提高。如果检视经济史,即可发现,现代市场制度建立以来,几乎所有制成品、甚至资源的实际价格,都呈现出下降的长期趋势。甚至与人们的印象相反,石油及其他初级商品的价格也呈现这一趋势。

  中国发电企业之所以出现亏损,根源在于效率低下,电煤涨价只是让企业的效率低下比较充分地暴露起来。本来,本轮电煤涨价正好为电力企业提供了提高效率的契机,它可以促使企业引入新技术,减少煤炭消耗,这也合乎政府提出的环保与生态目标;也可以促使企业进行组织创新,从而增强企业

竞争力。而煤电联动机制及变相的联动机制——即调价——却使这一切成为不可能。低效率的企业从政府那里获得了一张免死金牌,他们可以借助这个联动机制而霸占市场;那些有竞争雄心的企业也会被这种机制所腐蚀,而丧失控制成本的动力:政府已经保证了一定利润,何必再努力?

  可以说,单靠煤炭价格上涨,不可能推动电价上涨。近年来电价上涨的真正原因,是电力市场不健全,而政府缺乏培育市场的决心。如果在不开放市场的前提下提高电价或实行煤电联动机制,则电力行业将永远被锁死在低效率的路径上。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