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EN记者 仲莱 两会报道
3月8日下午3时,著名经济学家萧灼基委员在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上发言,建议对农村投入要加大力度,但对农村加大投入不是恩赐,而是“利益回归”。
萧灼基委员指出,改革开放以来,农民对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贡献很大
,但没有得到相应补偿。例如:长期存在的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仍然存在,甚至越来越大。农产品价格低下,农用生产资料价格攀升,农民创造的价值大量转移到工业与城市;国家征地价格与政府出让土地使用权价格“剪刀差”。在工业化和城镇化过程中,国家征用农民土地的补偿金很低,但却以高价出让土地使用权。农民遭受很大损失,政府却受益很大,有的地方政府把这个作为第二财政收入。农民工在城市的生活费用价格与劳动力价格“剪刀差”。农民工在城镇居住,支付的生活资料价格及服务价格与城市居民相同,有的甚至比城市居民高;但农民工工资比城市同等劳动力的职工低,有些地方甚至低20%~30%。这种同工不同酬,侵犯了农民工的权益。总之,农民为改革开放所作的贡献,所受的损失,没有得到相应的补偿。因此,多予不是恩赐,而是“利益回归”。
萧灼基委员建议,首先投入重点是改善农村生产环境和公共设施。农村地域广阔,需要做的事很多,需要增加投入的项目也很多。重点要放在改善生产环境和公共设施方面。
其次,要着眼根本性和长远性。发展农村教育,就是最具根本性和长远性的事业。在国家实行免费义务教育基础上,现在要做的是提高办学质量。为此,要提高农村教师待遇;要改善校舍、充实教学设备;要增加办学经费,使教师有培训、交流、进修的机会;要鼓励农村青年报考职业学校和高等学校。对贫困家庭的学生,要恢复助学金制度。
第三,要项目具体重在落实。各级政府对农民的承诺,不能停留在口头上、文件上,而必须条条落实。承办单位要落实,资金要落实,人员要落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