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鹤祥:县域金融弱化造成经济发展缺血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3月08日 21:48 新华网 | |||||||||
新华网北京3月8日电 (记者 王勉) “两台‘抽水机’使资金向城市倒流,大量资金被抽离农村,造成县域经济严重‘缺血’。这种状况不改变,统筹城乡发展,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将步履维艰。”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人民银行南宁中心支行行长白鹤祥说。 他之所以这样认为,是因为目前县域金融有被弱化的趋势。主要体现在县域金融组织体系不健全,商业性金融农村市场的趋势明显,造成资金向城市倒流,大量资金被抽离农
白鹤祥代表说,对县域经济发展和“三农”起主要作用的是农村信用合作社和农业发展银行。但由于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不明晰、不良资产比例高、历史包袱重、资金实力弱;农业发展银行法律定位不明确、业务范围狭窄,对县域的基础设施等政策性业务无法作为,导致县域经济的发展得不到金融的有力支持。而商业银行和邮政储蓄本身的逐利性,客观上使其变成县域经济的两台资金“抽水机”,把经济落后地区的资金抽往经济发达的地区和中心城市。具体而言,首先,随着银行县域网点的大规模撤并和贷款审批权的上收使县域银行信贷功能萎缩。其次,县域银行分支机构吸收存款后,资金大多上存其上级机构,进而流往发达地区和中心城市,而邮政储蓄吸收资金后也通过央行转存款和同业大额协议存款等渠道上存。如果这一局面不引起重视,建设新农村会步履维艰。 白鹤祥代表呼吁,建立与县域经济相适应的县域金融组织体系。同时,应尽快制定县域金融促进法,进一步明确县域金融机构的法律地位、职能定位、业务范围等。(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