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曙松:应努力扩大国内需求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3月01日 16:35 新民周刊 | |||||||||
像中国这样的一个经济大国,只有靠自身消费水平的增加,让公众充分享受经济增长的成果,才能有效保证国民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撰稿/巴曙松 2005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表示:“要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关键是要努力扩
一直以来,投资带动经济增长,高储蓄率、高投资率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显著特点。投资热潮不断涌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占GDP的比重较高,2005年度这一比例高达48.6%,对经济增长的确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但是,投资一直延续着粗放式的经营模式,严重地影响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突出表现在投资的回报水平持续偏低。 投资的一个突出特点,是波动比较剧烈,从而相应带动经济增长的起落波动。为了防止经济过热,对若干行业的固定资产投资进行紧缩是必然的政策基调,这样,原来过分依赖投资带动的增长模式,就面临寻求新的增长动力的问题。 近年来,中国经济增长一个日益突出的特点,就是对于外需过分依赖,其中进出口规模占GDP的比值近几年均为60%以上,外贸依存度也很高。低成本低价格的商品出口,使国外消费者享受了我们低廉的人工成本和大量的不可再生资源,导致国民福利的流失,同时也导致接连不断的贸易摩擦。 像中国这样的一个经济大国,只有靠自身消费水平的增加,让公众充分享受经济增长的成果,才能有效保证国民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从国民收入分配的角度看,扩大消费,居民、企业、政府都有责任。从消费主体来看,中国消费率偏低原因并不完全在于居民,还涉及到政府和企业。事实上,居民消费量增速比较稳定,而且其在整个国民消费额度中所占比重达75%以上。而在过去几年GDP的收入分配中,国家的财政收入的增长非常快,年平均增长率达15%以上,超过了GDP的增长速度;企业的利润增长,尤其是国有垄断企业的利润增长也非常高,累积了大量的未分配利润,占GDP比重达到20%。政府集中了很多资源,企业留存的未分配利润的累积,而这导致了这两个经济部门较高的储蓄率,自然影响最终消费率的提高和消费的扩大。 因此,要真正实现消费的扩大,不能单纯寄期望于居民、还需要通过特定的政策措施来降低政府和企业的储蓄率。政府应该更多地进行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消费,改善公共产品和服务的供应,缓解当前公共品供应不足的突出社会矛盾。企业也应该将更多的“未分配利润”用于转移到居民或者政府的支出,而不是将其统统都用于投资。 尽管农民占据中国人口总量中相当大的比重,但是其消费额却占据相对较小的比重。从经济发展的趋势看,农业是典型的弱势产业,但是长期以来,就是这样一个弱势产业,却支持了中国的快速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基于当前的财政收支结构等经济结构看,中国经济应当开始进入城市带动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的发展新阶段。要扩大农村的消费,不能仅仅从农村自身、农民自身想办法。 长期以来,农村消费占整个中国消费总量的比重非常小,消费增速低于城市消费,城乡之间消费相距较大。 扩大农村消费要从农村以外想办法;改善农民的收入结构,增加其可支配的非农业收入,这样扩大农民的消费才有可能取得明显的效果。其中,农业剩余劳动力以务工、经商方式向城镇转移、加快城市化进程,这样通过他们及其赡养的家庭人口摆脱传统的农村消费方式,逐步向城市居民的消费方式转变,对于解决农村消费问题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 虽然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正在展开,但要达到世界平均水平,意味着还将增加1亿多人口转移到城市。这就需要我们降低农民进城务工、经商的各种政策和社会壁垒,这不仅从微观上是平等对待农民的问题,从宏观上也是促进消费扩大的重要举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