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济学人 > 正文
 

高辉清博士:警惕产能过剩带来第三次失业高峰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2月14日 07:54 经济参考报

  本报讯 国家信息中心高辉清博士日前对记者表示,如果把知青返城算作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一次失业高峰,把上世纪90年代的国企工人下岗算作第二次失业高峰,那么当前我国经济面临的产能过剩问题有可能导致第三次失业高峰。

  高辉清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当前对我国面临的产能过剩问题的讨论虽然不少,但多认为产能过剩对企业利润的影响可能较为明显,很少有人注意到比利润
下降更为严重的影响,那就是可能导致失业高峰问题。

  高辉清说,只要看一下上次失业高峰出现的情况就会发现很多问题。据他介绍,1996年,我国曾经出现过一次失业高峰。当年仅下岗职工就接近800万人,加上以前和其他失业人群,失业人口达到1300万人,失业率接近8%,比上年翻一番还不止。

  高辉清认为,造成当时失业人口急剧增加的原因,表面上看是国有企业进行了一次最大规模的兼并和重组,范围涉及全国各地。当时,企业破产立案总数达6200多件,超过了前7年企业破产立案的总和。但其深层的原因却是,1996年正好处于上一轮经济增长高位回落期,前几年经济高涨时期固定资产投资形成的高产能开始大量释放,市场供需严重失衡,企业利润大幅下降,预算内企业的净销售利润率降低到历史最低点,全年亏损企业的亏损总额与上年相比增长了27.6倍。“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中国政府不主动搞企业兼并和重组,最后被迫倒闭的企业可能远远不止上面那个数,失业人口也许会更多。”

  “当前我国经济运行状况与上次失业高峰爆发之前相比有不少的类似之处。”高辉清说。首先,都是刚从本轮经济高点开始回落;其次,都面临着前期形成的高产能开始释放的局面;第三,企业利润将开始急剧下降。

  “从某种意义上讲,当前的经济状况可能比当年还严重。”高辉清认为。因为从2002年开始启动的本轮经济周期是我国进入买方市场以来的第一个周期,即使是在2004年的经济顶峰时期,市场绝大多数商品也处于供过于求的状态。而有关资料显示,在前几年经济高涨中所形成的新增产能又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规模。“这就意味着,我们即将面临的产能过剩局面的严峻程度是前所未有的。在我国承诺控制出口过快增长的情况下,企业利润的下降速度也许同样会前所未有。”

  高辉清表示,目前这还只是一种担心,还要看进一步的经济动向。从现在的情况看,一个有利的因素是:2005年国有企业效益依然较好,其中中央企业净利润和净利润率均创历史最好水平,政府不会再次发动国有企业减员增效。一个不利的因素则是:国有企业对就业的贡献已不占主要地位。这些年来,我国新增就业岗位中80%以上来自中小企业,而中小企业中绝大部分都是非公有制企业。而且从各方面分析,2006年企业利润急剧下降的代价在更大程度上将由非公有制企业来承担。在这种情况下,非公有制企业即使不“减员增效”,只要不再吸纳新的劳动力,一年新增的1000万劳动力无处消化,就会使得整个失业人口急剧增加。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336,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