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济学人 > 正文
 

夏斌:非正规金融及土地经营支撑中国经济增长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2月16日 02:15 第一财经日报

  本报记者 程维 发自重庆

  “中国西部金融论坛”12月10日在重庆举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夏斌在论坛上称,中国的地下金融未受金融调控政策影响,且地方政府出售土地成为支撑中国经济增长的两大因素。

  今年经济的不良“症状”

  夏斌介绍说,从目前的情况看来,中国经济已经出现了明显的“高增长、低通胀”特征,但是今年中国经济在高增长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

  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农民增收,部分产业产能严重过剩,货币供应多等三个方面。

  农民增产增收的形势能否继续保持下去将成为影响经济增长的一大因素。从今年4月份开始,粮食价格持续下跌,其中玉米、小麦同比下跌4%,但是同期农资价格却上升9.1%,产品价格下降和生产资料价格上升挤压农民的增收空间。

  其次,今年新开工的投资项目增长较多,计划总投资5万多亿元,同比增长25%,一些行业的产能过剩非常严重,如钢材产能目前在建的7000万吨,准备在建的8000万吨;电解铝、铁合金、电力也出现严重产能过剩,其中铁合金产能闲置50%;汽车目前产能超过需求200万辆,且还有200万辆产能在建,有800万辆产能准备建。

  最后,外贸顺差1000亿美元,外汇储备大量增加,在我国目前的外汇管理体系下,央行需要通过增加货币供应来集纳企业的外汇收入,今年的“货币供应增加18%,导致整个社会货币供应过多”。

  夏斌表示,银行间拆借市场的利率及其他几大评判指标也显示,目前我国社会保有货币量较多,“而货币多的原因在于外汇多”。

  地下金融和土地财政

  但是今年的货币供应很多,企业贷款增加却很慢,这一方面跟国家宏观调控限制对一些行业或项目的贷款有关外,还与银行为自身经营能力的提升有关。

  从2004年的数据看,去年我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5.86万亿元,流动资产增加1.7万亿元,实体经济合计投入7.56万亿元,这些资金来自以下方面:2004年全年银行贷款、发行债券、

股票等正规金融渠道筹资共2.9万亿元,外商投资606亿美元,约折合人民币5000亿元,企业利润投资约2.5万亿元,这几项合计5.9万亿元。

  与7.56万亿元相比较,还有1.66万亿元可能来自两个方面。夏斌分析,其中有9000亿元是从非正规金融体系渠道来的,而另外数千亿元的收入来自各级地方政府的土地经营。他说,如果在全国范围内看,就是各地在以土地扩大贷款规模。

  夏斌透露,他从有关方面获得的数据显示,2003年,国内各级地方政府的卖地收入为5300亿元,2004年受到国家限制后为3200亿元。

  “地下金融及卖地现在已经成为支撑中国经济增长的两大因素。”夏斌表示。

  建言明年金融政策

  夏斌认为,要解决我国目前经济发展中出现的问题,还不能完全靠金融政策。其原因是,地方行政力量的干预,和在市场机制部分失灵的情况下,对产能过剩必须加强行业政策预缩,加强行政调控。

  譬如开发区,目前国内的绝大多数开发区都是地方政府搞的,中央要对过剩行业制订行业政策,譬如用安全标准、能源标准来限制,不合标准不准干,不合标准的要求金融机构不提供贷款等。

  针对

人民币升值压力,应调整吸引外资的政策和外汇管理政策,修订禁止加工贸易的目录,促进加工贸易的转型。此外,还应进一步放宽外汇换制,利用结汇支持中国企业到海外去储备资源。

  针对外贸引起的货币供应多,夏斌认为央行应进行对冲操作,把多余的钱收回来,以提高市场敏感度。他说,社会上货币资金多的话,对利率是没有敏感度的。目前市场资金多,但银行利率反而偏高,其原因是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不够。

  目前我们引进了外资战略性股东,应进一步开放银行股权,设立私人股权基金,允许个人资金通过股权基金投入银行,此外,还应积极发展非银行融资体系,以弥补

银行改革滞后的不足。


中国首选,价值之选!欢迎订阅第一财经日报!
订阅电话:
010—58685866(北京)
021—52132511(上海)
020—34254460(广州)
0755—82416077(深圳)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