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济学人 > 正文
 

乔新生:外资流向印度市场 发展思路需改弦更张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2月09日 02:14 第一财经日报

  乔新生

  最近,国际资本流向出现了一些新变化,位于南亚次大陆的印度成为吸引国际资本的热土,虽然中国利用外资的绝对数量仍在不断增加,但是,外资逐渐流向印度却是不争的事实。

  中国投资前景的几种议论

  对这一现象,学术界有不同的解释。有人认为中国利用外资的政策发生了变化,中国将更加注重启动内部消费,外资企业在中国市场上所取得的超国民待遇正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中国的对外贸易政策可能会发生实质性的变化,今后中国市场对外资不再具有以前那么大的吸引力。也有一些人认为,中国经济中还有不少行政主导成分,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有一定的不可预测性。相比而言,印度是一个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政府不太对企业实行微观上的干预。所以,从当前来看,投资中国获利回报丰厚,但是从长远来看,向印度投资更具有合理性。

  还有一些学者认为,中国强调自主创新,不再以“市场换技术”,所以,外资企业在中国以技术垄断获得超额利润的辉煌将成为历史,中国不再是跨国公司“冒险的乐园”。更有一些学者认为,中国20多年的改革是一种不断放权的改革,随着中央权力的不断下放,利益博弈将逐渐地变成地方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博弈,而这种博弈将由于地方领导人的变化而充满变数。

  总之一句话,他们认为,中国的投资前景有着不可预测性,所以,外国企业更看好印度市场。这种此消彼长的关系将在未来几年内逐渐地显现出来。

  事实上,这是一种较为悲观的议论。中国的经济发展虽然大规模地利用了外资,但是从整体而言,中国经济仍然属于政府主导下的“内生性”经济发展类型。中国的经济发展遵循着农村包围城市、国有企业与私营企业平行发展的模式。农村经济的改革不但为城市工业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剩余劳动力,而且为中国的工业品销售开辟了广阔的市场。在工业化过程中,由于政府在国有企业体制之外,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双轨体制。

  在双轨体制发展的早期,出现了准市场的竞争局面,国有企业在民营企业的压力下,进行了一些改革。但是从整体上而言,由于他们还不是典型的市场主体,所以在与民营企业竞争的过程中,备感压力甚至出现危机。为了解决国有企业存在的问题,决策者提出了抓大放小的战略。抓大是抓起来了,但是相当部分中小企业的关停并转又使得不少中小企业职工失去了工作岗位,社会矛盾也因失业人口的增加而加剧。为了解决社会保障问题,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客观上又加大了企业经营成本。

  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寻求新的发展动力

  如何解决这些中国经济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中央政府制定了统筹兼顾、科学发展的战略。这无疑是解决现实矛盾的治本之道。

  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笔者认为还需要在以下方面做出努力。

  一是加快改革。在当前的体制下,中央政府仍然能够对地方政府发号施令,但地方的利益驱动,会分隔中国的统一市场,形成大大小小遵循不同规则的地方市场。换句话说,外资企业在中国投资将会面临越来越多的矛盾。解决这个问题,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但是必须加快改革。

  其次,调整“市场换技术”的发展模式。在现代知识产权制度下,掌握技术并不意味着拥有知识产权。西方国家可以向中国开放技术,但由于知识产权制度的局限,中国不可能自主生产相关产品。西方发达国家在强烈要求中国保护知识产权的同时,通过向中国输出部分技术,换取中国庞大的市场。其实,技术转让就是服务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西方国家通过输出技术在服务贸易中获取巨额的收益,同时,西方国家通过打开中国市场,在传统贸易中又一次获得巨额收益。可以说,市场换技术的发展战略,不但延误了中国的技术创新,同时还使得外资企业从中国获取了双倍的收益。

  第三,改进资源配置模式。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谈判过程中,中国并未取得市场经济地位,随着中国外贸总量的不断增加,中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遭遇的倾销指控越来越多。跨国公司在中国设立的中外合资、中外合作企业在对外贸易中承受着越来越多的反倾销和反补贴成本。有些跨国公司为了规避倾销指控,将生产企业转移到印度等国家,中国吸引外资最多的珠三角地区和长三角地区出现了企业外迁的现象。

  第四,创造公平环境。中国的民营企业在发展初期,采取了一些不正当的手段进行原始积累。随着民主政治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公民强烈要求清算部分民营企业发展过程中所欠下历史旧账。甚至有人提出要将那些侵吞国有资产的民营企业家绳之以法。更危险的举动在于,一些地方政府为了加快实现国有企业改制,官员与民营企业家勾结,压低国有企业资产价格,直接损害国家与企业职工的利益。这种不公平的竞争环境必须改变。

  第五,提高金融机构绩效。由于企业发展的金融环境信誉还有待提高,企业在与金融机构打交道时,不得不付出许多额外的成本。中国的国有商业银行历史上的呆账坏账严重,虽然国家不断地充实金融企业的资本金,并且持续剥离呆账坏账,但现在国有商业银行的经营状况仍然有待改善。

  发展市场经济是中国选择的一条正确道路。当前出现的这些问题,主要是发展手段、战略选择、操作模式失当所造成的。如果中国能够大力推进政府改革,动员广大群众群策群力,自主创新,在资源配置上严格依法办事,民主决策,那么,中国的经济将会出现实质性的变化。(作者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教授)


中国首选,价值之选!欢迎订阅第一财经日报!
订阅电话:
010—58685866(北京)
021—52132511(上海)
020—34254460(广州)
0755—82416077(深圳)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