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济学人 > 经济学人--易宪容 > 正文
 

易宪容:目前经济增长有所放缓是好事不是坏事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7月20日 07:57 中国经济时报

  这段时间来,无论是学界还是政府及媒体对当前宏观经济形势的关注真是无以复加。其原因就在于6月中旬国家统计局公布今年1-5月份经济数据中表现出一些相悖的数据。一方面GDP高速增长得以持续、国内固定资产投资高位运行并正面临着反弹、进出口贸易一片繁荣、生产品价格指数仍然走高及商品房价格居高不下;另一方面M2的增长放缓(6月M2已上升)、CPI下落、工业企业的利润增长下降等。

  中国改革开放仅仅20多年,这使得我们经济研究与经济预测的数据有限,而且从数据的质量来看,尽管这几年来有所提高与改进但仍然存在严重的缺陷。如果说,我们用的是发达市场体系下的方法、计量与预测模式,但由于使用数据质量上的差异,前提条件的不同,做出的研究自然与发达市场体系下的研究是南辕北辙的。

  比如说,目前国内不少研究者用发达市场体系的分析方法来研究转轨经济中并没有完全市场化的经济指标,那么这种研究所得出的结论可能会与现实相差很远。试想,如果一种经济指标完全为外力所干预,那么这种经济指标是无法客观地反映现实经济运行走势的。如我国GDP基本上是国家统计局调整的产物,货币供应量又是政府管制之结果。还有CPI,一方面要房地产作为经济增长最大动力,另一方面按所谓国际惯例不把房地产价格变化计算在CPI之内。正如有研究所指出的那样,且不论价格总水平(CPI)并未包含房地产、股票等资产价格,单就我国目前不完善的价格体系就不足以让价格总水平反映经济走势。

  可以说,由于国内经济指标的差异性及非协调性,用这些经济指标来判断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让我们面临很多的困难,也是目前对宏观经济判断截然不同的重要原因之一,值得学界好好反思。

  对于有人判断国内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开始由过热进入下行通道,假定这种判断成立,那么中国经济开始增长放缓是好还是坏呢?如果从历史的发展来看,国内经济突然从高速增长、投资过热及通胀中走出,经济的增长速度下降、产业结构调整导致企业利润下降、国内投资放缓而让银行信贷增长减弱等,应该是一件十分正常的事情。特别是本轮经济增长多是以建立在银行信贷失控、地方政府主导及房地产单方面推动的基础之上。这种增长放缓,不仅能够缓解目前经济中出现的一些矛盾与瓶颈,也能够为国内经济增长方式改变创造一些条件。因此,我认为当前国内宏观经济开始进入一个好的调整期,而不是有学者认为出现了所谓经济周期下行。

  因为,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尽管产品的市场化程度很高,但是各种生产要素市场化程度极低。受政府管制的影响,市场上各种要素基本上采用政府指导定价,没有形成有效的市场价格,更谈不上形成要素之间和要素与产品之间的价格传导机制。因此,无论是我国的CPI还是M2都无法如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一样真正全面地反映国民经济的运行状况。对于目前国内市场化较高的经济指标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企业利润指标及进出口贸易,除企业利润之外,其增长波动幅度不大。这也说明了国内经济增长并没有减弱,整个经济没有进入下行的通道。

  尤其是,由于本轮的经济快速增长基本上建立在“要素结构的扭曲”即全社会补贴工业化的基础上实现的。这种要素结构的扭曲是政府通过“担保”降低了储蓄-投资的风险,大幅度提高了储蓄,并在政府主导下配置了资源。政府通过干预性政策,降低各种工业生产要素价格提高工业产品竞争力,促进了出口,创造了外部需求;税收减让,工业用地无偿使用,劳动力没有社会保障,国家利用银行系统压低资金价格提供廉价资金,大幅度补贴基础设施、房地产等少数产业等。这种通过政府管制严重压低要素价格所导致的生产方式必然是粗放的、低效率的。在这种情况下,谁的投资规模大,谁占用低价格的要素就越多,获得整个社会的补贴就越多。国内不断过热的投资就是由此而来。

  可以说,尽管20多年来中国经济取得的成就世界瞩目,但是也应该看到,我们的经济成就很大程度上是对自然资源、自然环境及人力资源等严重掠夺的基础上所取得的。看看我们的环境污染程度、自然资源掠夺的程度,中国经济能否持续发展值得深思。

  也就是说,无论是压低要素价格,还是对自然资源、人力资源掠夺,这样的经济增长方式不仅是低效率的,也是不可持续的。如果中国的经济只是建立在对自然资源与环境、对土地、对农民工人力资源掠夺的基础上,那么中国经济成就的意义何在?因此,目前中国经济放缓,应该是一个好事,是中国经济增长方式改变的良好契机。

  还有,目前市场流行着一种观点,即宏观调控把一些产业打压下去了,让一些产业的产品价格下跌了,让一些企业的利润减少了,如果政府宏观调控不紧急刹车,那么国内经济就会出现一轮通货紧缩。这是杞人忧天。原因很简单,在市场中,企业的发展、行业的发展,都是市场之结果。在一个激烈竞争的市场中,每天都有企业产生,每天也有企业死亡。一些产品的过剩、一些企业的利润减少,完全是市场的事情,市场完全有自行调整的方式。不要以计划经济思维方式来看企业与市场之变化,一看到某些产品过剩,看到某企业的破产就惊慌失措。试想,如果一些烂企业、一些过剩的产品、一些发展过热的产业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淘汰,还有什么市场可言呢?

  对当前宏观经济形势的判断,由于出发点与落脚点不同,肯定会有不同的结论,现实的经济生活会给出正确的答案。不过,我们要注意数据与方法的使用,相关的职能部门如何在数据的真实性、科学性及规范性上下功夫,以便为社会提供权威的信息。

  总之,目前的经济增长有所放缓,是好事而不是坏事,它是促使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契机。如果中国经济不能够从以往那种粗放式、低效率、高耗能、高污染、收入不公的经济增长模式中走出,那么中国经济要持续增长是不可能的。而要改变这种经济增长模式,就得以市场化的方式重估要素的价格,就得把要素的价格与自然资源保护、环境保护及税收政策结合起来,就得以市场化的方式对一些产品、企业、行业优胜劣汰。这些才是目前宏观经济问题最为关注的要点。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易宪容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