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济学人 > 正文
 

郎咸平:应该区别对待不同城市的地产泡沫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7月01日 14:51 新世纪周刊

  文/郎咸平

  自2004年以来,东部沿海主要城市房地产市场不断升温,房价不断上涨,引起广泛关注。为了抑止地产泡沫膨胀,保持市场稳定发展,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效果正在显现。

  我认为,房地产泡沫只是在局部城市出现,并未扩展到全国范围,所以适当的政策取向应是针对不同区域和不同利益团体区别对待,有打击、有扶持、有限制、有鼓励,如此才能促成房地产行业的健康发展。

  全国房价之所以上升,是结构性问题,主要是由于东部地区城市房价高涨所致,并非全国整体产生了泡沫。如果进一步对上海、北京和广州三大代表性城市进行分析,就更能说明所谓的过热和泡沫仅仅是在部分区域出现。上海市的房地产泡沫严重,必须进行调控;而北京有泡沫,但并不严重,广州则没有泡沫存在。在这种情况下,出重拳、“一刀切”进行全国范围的宏观调控是不必要的,应该区别对待不同城市的地产问题。

  根据上海市统计的结果,2004年上海住宅销售平均价格是6385元/平方米。我一直认为这个数据很值得怀疑,这种简单的以销售额除以销售面积的算法,往往误导民众。在2004年末,上海本地楼价的所谓“321格局”在上海几乎无人不知:内环内3万元/平方米,内环外环间2万元/平方米,外环外1万元/平方米。这个数字也许有些夸大,但反映出上海房价在百姓中的真实感受。如果以官方所说的6385元的价格,我们是不可能在上海市区买到房子的,除非到十分边远的郊区。上海不同区域的商品房销售价格差别非常大,而且涨幅不一。原因是由于外来资金首先集中于内环线以内的房产以及高档住宅,导致市中心的房价上涨速度最快。2004年上海市中心内环线以内房价涨幅达27.5%,平均每平方米接近16000元(2005年前5个月一度飞涨超过18000元)。而单价2万元以上的房子比比皆是,毫不希罕。

  市中心的房价带动了周围地区,2004年内中环线房价平均超过了10000元。在城市地铁1号线终点的莘庄附近,房价也达到万元以上。中外环线也接近7000元。6000元以下的商品住宅主要分布在外环线以外,其中约八成3500元以下的商品住宅集中在外环线以外区域。不过,外环线以外的房子需求并不大,2004年的价格反而出现了下跌。上海市中心区域和郊区房价的天壤之别就解释了为什么上海平均房价看似不高(6385元),但老百姓的真实感受却是:在可接受的城市生活居住范围内,房价上涨让人无法承受。

  到了2005年第一季度末,数据显示,上海内环内、中内环、中外环、外郊环、郊环外的成交均价每平方米分别为16419元、11493元、 8085元、6505元、4724元。上海市区如此高昂的房价绝非上海本地居民的需求所推动的。按上述价格计算,一套100平方米的商品房,上海市平均房价约为64万元,市中心内环线以内达160万元,内中环线100万元,中外环线70万元。只有在外环线以外,才能拿到所谓的平均房价。上海市2003年人均可支配收入是14867元,2004年为16683元,二者平均为15775元。如果以一个家庭3人计算,收入总计47325元。简单假设收入水平和房价不变,这个家庭要在内环线内购房,不吃不喝不行动,需要33年;在内中环线买房需要21年;在中外环买需要14年多;在外环线之外,还要13年半至7年。如果考虑用50%的家庭结余收入购房,那么购房年限几乎要再长一倍。这听起来十分离谱。正常的上海居民由于支付能力的原因,更可能是选择中外环线附近及以外而又交通便利的区域购置新房(但也不会出去太远,否则人们不认为自己是住在上海市)。因此,上海市中心的房价绝非由当地居民需求所主导,而主要是由外来投机的游资所推动的。

  市中心的房价带动了外围的房价,许多有闲散资金的上海居民也受到房价上涨的鼓舞,投入了一部分资金购房,但是他们投资重点是市中心以外的中档住房。这部分资金也对房价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房地产泡沫对国民经济的负面影响是严重的。房价持续过快上涨,会导致价格形成机制的扭曲,增大了行业风险,阻碍了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对国民经济和大众生活的伤害是深刻和长远的。

  (郎咸平为香港中文大学教授,著名经济学家)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郎咸平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