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黎明
林毅夫说《经济科学译丛》当之无愧
1995年,人民大学“梁晶工作室”把诺奖得主斯蒂格利茨的《经济学》作为《经济科学译丛》的第一本书译入国内,从此开始了引进西方经典经济学教材的漫长历程。10年后
,清华大学教授李稻葵评价说,伴随《经济科学译丛》的丰富,中国经济学思想和教育界的变化速度“超出了个人想象”;经济学家林毅夫更是留下惊人赞誉:“谈到过去一个世纪以来对中国经济学的最大贡献,《经济科学译丛》当之无愧。”
梁晶和留美经济学会一拍即合
上世纪50年代后,我国经济学传播与研究工作曾一度停滞,直到80年代厉以宁、张培刚等编著“文革”后第一批“非政治经济学”教材才开始恢复。而现代经济思想的大量引入则从《经济科学译丛》开始。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经济科学译丛》副主编海闻回忆说,“我记得非常清楚,当时是梁晶召开了一个会,请北京的专家们讨论翻译内容”,“会后得到了留美经济学会很多的会员支持”。
海闻所说的留美经济学会,是已故经济学家杨小凯在纽约发起成立的留美学者研究中国经济的组织。10年前,留美经济学会通过网络向国内推荐最好的教科书,编委会再从每个领域里挑出最好的三本。“事实证明这10年来我们做的事情是非常正确的。”海闻说。
中国经济学思想变革的起点
复旦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张军列出了上世纪90年代影响中国经济学界的五件大事:《经济科学译丛》的出版;北大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成立;天则经济研究所创办;上海三联书店《当代经济学文库》推出和《经济研究》杂志成功转型。
林毅夫评价说,《经济科学译丛》的出版为国内关于经济理论和经济政策的讨论打下了共同研究的基础。从此,国内学术界关于中国经济问题的讨论有了更多的现代经济学的新话语。而它所带来的现代经济学体系,提倡严格的理论和量化的手段,越来越多的学者正用它们解释着中国经济的大局和细节。
“梁晶工作室”从引进现代经济学观点和方法开始,努力推动着中国经济学思想的变革。
然而,已有的变革在学界眼中还远远不够。27日,丛书编委会特意把十周年纪念仪式安排成“中国经济学教育回顾与展望”论坛。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刘伟把这个论坛看成是一个新的开始,摆在学者们面前的是经济学基础理论建设的长期任务。晨报记者 张黎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