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院研究员易宪容:想做普及经济学知识的人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6月14日 11:47 每日经济新闻 | ||||||||
韩朴鲁 易宪容说话带有浓重的江西口音,这和他少年时残缺的教育经历有关。易宪容出生在1958年,当时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刚刚完成,整个社会正处于“大跃进”的狂热阶段。当他跨进学校的大门不久,“文革”又开始了。
易宪容的父亲在“文革”中受到冲击,工资停发,并被下放到农村参加劳动。易宪容读到小学五年级就辍学了,每天在农村放牛、割稻子。他还清楚地记得,自己每天可以从生产队挣得3个工分,合人民币1毛多钱。《毛泽东选集》几乎是他所能接触到的惟一书籍,这构成了他当时的全部精神食粮。 之后,易宪容的父亲被平反,全家又搬回县城居住。这一年,易宪容14岁,他在商业局谋了一个差事,随后又辗转在饭店、五金公司、供销社等部门任职。“很多职业我都做过”,谈起少年时的经历,易宪容更多的是自豪。虽然过早辍学,但天赋和勤奋使他显得与众不同,他学过会计、无线电修理、化工等诸多技能,还在一次地区珠算比赛中获得二等奖。 回想当年,易宪容觉得自己对经济问题的判断力与他少年时过于丰富的从业经历有关,那些年的阅历给了他很多智慧。“文革”过后,全国恢复高考,易宪容花了1年多时间自学,1982年,仅有小学学历的他第一次参加高考,就考上了华东师范大学,虽然他的英语只得了19分。 大学期间,易宪容学的是政治经济学,他一头扎进书中,从政治学、经济学、法学到社会学、哲学,包括中国的儒家经典和二十五史,都在他的阅读范围内。“每天都在看书,不上课就去图书馆。我常常是全校第一个到图书馆的人,每晚11点才回住处。” 1994年,他考入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攻读贸易经济学博士学位。1998年,又应张五常之邀,到香港大学经济金融学院进行合作研究。这一年,他在香港《信报》开辟了一个专栏,开始为大众媒体撰稿。 2002年5月,易宪容加入“博士咖啡”———几个经济学博士组成的松散群体。此后,他在大众媒体上更加活跃。现在,他每天要花1个多小时给北京、上海、广东和香港的10家左右的媒体撰稿。 易宪容说自己想做一个普及经济学知识的人,在这方面张五常和林行止给了他很大的影响。他说,对他影响最大的学者是哲学家方东美,方先生人格的独立和对仕途的淡薄,都被他视为榜样。这位非党派人士明确表示不愿当智囊型学者。“我不喜欢做这些事。”易宪容说,“我希望自己的知识能够解决现实中发生的事,我把这些知识告诉民众,让他们了解更多的信息。” 虽然写文章时会针对一些现象使用激烈性的词句,但对与自己观点不同的人,他语调平和,“我讲话对事不对人。”比如有人认为,一些学者和房地产商合谋,形成利益集团,易宪容同意这个观点,但他不愿对此过多评价,只是说:“这是一个多元社会必然出现的现象。”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