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济学人 > 正文
 

厉以宁:上海要成为新沪商基地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6月09日 13:35 解放日报

  本报讯 (实习生 任翀 记者 郑红 马海邻) 上海商人被称为“沪商”。现在,全国政协常委、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教授赋予了它新的内涵,并为之取名“新沪商”。

  昨天,在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和本报共同主办的中美新市场经济(上海)暨经济学人上海圆桌会议国际论坛上,中国经济学大师厉以宁提出:上海要成为新沪商的基地。

  新沪商,首先是注重品牌的商人。打响自己的品牌,高度重视品牌塑造,这是厉老对新沪商的第一个建议。上海是中国近代民族制造业的诞生地,“凤凰”、“永久”、“蝴蝶”等民族品牌让几代人为之骄傲。如今,新沪商的触角已经伸向更多领域,新沪商的品牌意识也在向更广的领域延伸。在成长中培育品牌,在品牌塑造中不断壮大,厉老期待不久的将来,新沪商能够带来又一批响当当的民族品牌。

  新沪商,也是发展科技的商人。目前,一大批依靠研发或孵化科技成果成长起来的科技“新沪商”正在上海涌现,不少新沪商已在生命科学、信息软件、材料科学等尖端前沿领域显露强大的研发力量。厉老表示,联姻高科技不失为新沪商的明智选择。相对于物质资源,上海的“头脑资源”更加丰富,用“头脑资源”带动其他资源的增值,对新沪商的发展无疑是如虎添翼。此外,新沪商还可以运用智力资本,取得产品的自主知识产权,增加产品附加值。

  新沪商,还是海纳百川的商人。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海派文化一大特点就是包容性强,而在海派文化孕育下,“新沪商”也应是一支更具包容性和开放性的队伍。在厉老看来,“新沪商”中的“沪”不应是籍贯概念,而是一种兼容并蓄的精神。在历史上,上海作为一个移民城市,用其宽广的胸怀迎接着来自五湖四海的创业者,形成了独特的沪商精神。新沪商应依托上海建设经济、金融、贸易、航运“四个中心”这一大平台,用更宽广的胸怀迎接挑战,用更独到的眼光把握机遇。

  新沪商,更是构建和谐的商人。厉老给大家讲了一个故事:有个孩子请神仙告诉他天堂与地狱的区别。神仙答应了,带他去看两个房间。孩子在第一个房间,看到一个摆满美味佳肴的高台,可惜所有的食物只能用三尺长的筷子去夹。这时,一群饿汉冲进房间,用筷子夹起食物就要往嘴里塞,却怎么也吃不到。神仙说:“这就是地狱。”在第二个房间,同样的高台、同样的食物、同样的筷子,但取食者却彼此帮助,你喂我吃菜,我喂你吃肉,三尺长的筷子运用自如。神仙说:“这就是天堂。”

  互帮互助是“天堂”,自私狭隘只能走向“地狱”。厉老的话意味深长,新沪商是一个名称,更是一种品格。如果将这种互助互信的干劲、活力和精神延伸到整个城市的各个方面,将带动更多的人为营造和谐社会而努力。在这一点上,上海理应成为典范。生动的叙述中,厉老把新沪商的概念与昨天论坛的主题“和谐·可持续·高增长”点得恰到好处。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缤 纷 专 题
周 杰 伦
无与伦比时代先锋
端 午 节
快乐端午精彩图铃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