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宏观经济失衡求解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6月06日 13:56 《财经时报》 | ||||||||
作者刘伟: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教授,兼任《经济科学》主编,中国市场经济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民营经济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生产力学会副会长,北京市政协常委,北京市青联副主席等。 中国必须尽快完成经济发展方式和成本的根本性变革,不然中国难以承受经济高速增长的成本:如果说以往的改革的关键是企业改革,那么,现阶段改革的关键是否是政府改
中国经济改革已经历了四分之一个世纪,中国的经济改革尤其是对外开放,正经历着从进入国际社会向用国际规则来规范中国的转变,中国市场化的进程正在从以数量建设为主向以质量建设为主转变——中国经济改革的价值观已经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能否在这个时期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是一个关键问题。中国必须发生一个经济发展方式和改革成本的根本性变革,不然中国难以承受经济高速增长的成本。 可以说,当前的主要问题是中国宏观经济失衡,这种失衡很复杂,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其一,中国经济增长是正常的,但是固定资产投资是超常的。近年来,固定资产投资达到27%的增长速度,显然是过热的。按照中国经济平均增长率9%计算,如果国有资产投资增长率超过23.5%,那么每增加一个1个百分点的固定资产投资,则消费需求将减少0.8个百分点。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利用固定投资来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是不明显的,相反还会使得与固定资产投资相关联的供求矛盾更加尖锐,这是中国过去没有的一个现象。 其二,物价水平上涨率很低,但结构性物价上涨以及由此导致的预期物价增长率很高。当前中国宏观经济的主要问题不是严重的通货膨胀,而是面临掉进通货紧缩陷阱的危险。中国结构性的物价上涨导致重要的投资品价格攀升,如土地价格,煤、电、矿、油等。事实上,企业上游产品价格已经很高,但没有反映到下游产品的成本上,主要原因就是总需求疲软,而不是总供给的原因。在供给的链条上,成本支出已经发生了,但成本加价不是很明显,一旦总需求旺盛,成本加价会立刻显现出来。 其三,经济增长非常快,但失业率非但没有下降,反而继续上升。 针对这种情况,中国当前宏观政策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总量政策与结构政策相结合,强调结构性调控。所以现在中央推出“有保有压,有所区别”的政策。“有保有压”是指确保“五大类”,“有所区别”是指企业和企业之间,产业和产业之间,内地与沿海、地方与地方之间有所区别。这样的好处在于避免“一刀切”,问题则在于调控方式上的行政性。 第二,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相结合的运用过程中,货币政策的紧缩性效应更为突出。这次货币政策紧缩效果很明显的原因是:第一,货币政策实施的反应比较早。一般而言,财政政策是个目标导向,而真正拉动经济是在看到政府的扩张性财政政策的目标导向后,民间资本的大量跟进,而民间资本的跟进需要银根的松动,这就需要货币政策相配合。第二,进一步扩张的财政支出政策。尽管政府报告称,将从积极的财政政策变为稳健的财政政策,即财政政策的扩张力度将减弱。但事实上,财政政策的扩张性非但没有减少,反而比前几年有所提高。第三,财政收入政策调整。长期以来中央财政税收比重较大,给地方政府的税收空间较小。中央税收收入每年超额增加,地税收入基础相对薄弱,而地税薄弱进一步使得地方政府给地方企业施加税收压力,因而使得矛盾较为突出。对此2004年中央开始新的税制改革,即减税政策。 第三,各种宏观微观调控手段中,清理土地政策起到了极其关键的作用。清理土地是个微观手段,却起到了比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更为有效的效果。土地清理的效果主要体现在:第一,打乱了非农业用地的基建周期。因为在土地开发商拿到土地产权证的延期会导致基建周期的延期;第二,打乱了资金周转周期。主要表现在土地开发商会由于土地产权问题,向银行贷款期限的延期。因此这样就使得固定资产投资延期。可以说清理土地的政策效果是明显的,但是问题是政府清理土地的手段不是市场的,而是行政的。这也说明中国的要素市场不是市场化的。 第四,地方政府起到显著的反宏观政策周期的作用。过去政府完全执行中央的政策决定,现在地方政府明显的具有反周期现象。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的经济利益目标是不一样的。近年来在集权向分权的改革中,地方政府是最大的受益者。地方政府越来越像企业,地方收入目标最大化越来越成为地方政府的基本目标。中央与地方政府的关系是行政的,但是地方政府与当地企业的联系又是市场的。这样地方政府的博弈关系就容易形成多利益主体,好处就是避免一刀切、一言堂、一风吹的情况。可以说这是个进步。但急需从经济、行政、法制上规范地方政府与中央的关系,如果说以往的改革的关键是企业改革,那么,现阶段改革的关键是否是政府改革?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