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济学人 > 经济学人--迟福林 > 正文
 

迟福林:推进政府转型需建立改革统筹协调机制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4月30日 07:40 21世纪经济报道

  迟福林

  从总体上说,中国当前的改革攻坚面临着三大挑战:一是能否实现市场化改革的实质性突破;二是能否解决好改革与多数人利益的问题;三是能否实质性推进以政府转型为重点的结构性改革。在这三大挑战中,政府自身建设与改革已成为影响整体改革进程的关键性因素。因此,近两年来,中央政府着力推进政府改革,把转变政府职能、实现政府转型作为改
革攻坚的重点之一。推进政府改革、实现经济建设型政府向公共服务型政府的转变,已成为新阶段中国改革攻坚的重要任务。

  要协调好重大利益关系

  以人为本、建设和谐社会,是新时期我国改革发展的总体目标。从根本上说,改革是为了调整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使多数人在改革中不断获益。当前,由于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逐渐增多,社会利益关系快速变化,对政府社会性公共服务的需求日益增长。这种现实的情况要求政府大大强化公共服务职能,理顺收入分配关系,协调好重大利益关系,以努力实现社会公平。

  首先,树立以人为本的改革观,使多数人能够不断分享改革的成果。以人为本,既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又是新的改革观的本质内容。老百姓既是改革的主体,也是分享改革成果的主体。

  以人为本的改革观在实践中的基本要求是:要确立以人为本的改革观,人既是改革的目的又是改革的起点;人民广泛参与改革,改革才能成功;成功的改革要求分享改革的成果,任何改革都有受益者和受损者。扩大受益者,减少受损者,并使受损者得到相应的补偿,改革才会成功。

  当前,由于贫富差距增大,弱势群体有所增多。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应当把主要注意力放到协调重大利益关系上,放到社会再分配上,放到着力解决社会公平问题上。

  其次,政府要尽快实现由单纯注重经济增长向重点关注社会和谐发展的转变。经验证明,可持续发展不仅仅是自然资源约束问题,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也可能导致发展的中断。因此,要高度关注由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导致的不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当前,政府应着眼于解决突出的社会矛盾,提供基本的社会性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一是要建立和完善从中央到地方的就业工作体系,把扩大就业作为各级政府主要工作职责之一;二是要制定公共服务的最低标准,保证低收入人群能够获得最基本的公共服务;三是要为广大农民提供基本而有保障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当前,最迫切的是需要解决好农村的义务教育和广大农民看病难的问题。

  再次,积极稳妥地推进社会体制改革,建立利益均衡机制。伴随着市场化改革的进程,社会开始从单一中心向多元中心过渡。在这个时期,社会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就是建立一个利益均衡机制,通过合理的利益的表达来消除社会矛盾。

  从这个角度看,有组织的理性比非组织的理性更有效。为了有效解决一些社会矛盾和社会危机因素,我们可以积极稳妥地发展各类社会民间组织,形成在执政党领导下的协商对话制度,远比非理性的个体行为要好得多。并且,还要充分发挥社会团体、行业协会、商会和中介机构的作用,不仅有利于协调具体利益关系,而且还有利于化解社会危机和保持社会稳定,更好地建设和谐社会。

  加强对改革的综合协调

  近年来,中央政府一再强调着力推进改革,以进一步解决我国经济社会生活中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已有的改革实践证明,每当改革处在重要时期,政府对改革的领导和协调尤为重要。

  第一,改革尚未完成,还有很长的路。当前,改革面临的都是一些触及面宽、涉及利益层次深、配套性强的改革,都是前些年由于种种原因想改而未改,改了未改好或未改到位的某些重要改革。改革已经到了真正啃“硬骨头”的阶段,尤其是改革进入重大利益关系调整的新阶段,难度加大,复杂性加深。来自社会各个方面,特别是广大群众的改革动力不足。在这个特定背景下,加强对改革的领导和协调,十分必要和迫切。

  有人认为,我国目前的许多问题不是改革的问题,而是发展的问题,需要在长期的发展中去解决。问题在于,我国经济发展、社会发展都面临着相当多的体制性障碍。在这种情况下,仅仅通过经济增长来缓和、消化和解决经济生活和经济运行的矛盾和问题,将变得越来越困难,而且会加大体制性矛盾和问题的严重性。

  其次,推进政府转型,需要建立改革统筹协调机制。从近一两年的实践看,随着改革的深化,某些政府部门本身成了改革的对象。自己改自己,甚至是剥夺自身拥有的权力和利益,是一件十分不易的事情。

  从去年的宏观调控看,政府部门的某些行为,不仅具有部门局限性,而且还具有较强的自身利益的特点。无论是土地制度改革、投资体制改革、财税体制改革,还是社会体制改革,都在不同程度上触及部门利益和地方利益等等。不加快推进政府改革,并通过改革来超脱这些行业利益、部门利益、地方利益及群体利益的影响和制约,就有可能产生各种形式的假改革、不改革,使改革在实践中大打折扣,并在广大百姓中产生某些误解。因此,要在中央政府强有力的领导下,建立高层次的改革协调机构,以统筹协调各部门的利益关系和中央与地方的利益关系。

  最后,改革进入攻坚阶段,政府应当把主要精力放在改革上。目前,我国经济、社会生活中的许多深层次矛盾并未得到根本解决,以政府转型为重点的结构性改革尚未破题。而且,政府在结构性改革中作为制度创新和制度供给主体的地位日趋突出。

  因此,各级政府的工作应当尽快实现以GDP为中心,向以提供制度性公共产品为中心的转变。当前,应当加大改革的宣传力度,排除对改革的各种干扰,以进一步形成对改革的共识,重振改革热情,营造良好的改革氛围。由此,才能加快改革进程,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建设和谐社会提供制度保障。

  (本文是作者4月16日在2005’中越经济改革比较论坛开幕式上的演讲,由本报记者张东生整理,有删节。)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迟福林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 】【打印】【下载点点通】【多种方式看新闻】【收藏】【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2005年上海国际车展
日本谋任常任理事国
圆明园工程风波
定远号舰重返威海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珠峰科考登顶复测
2005环球小姐赛
家装全流程30天攻略
中国特种部队生存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