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志在富民 费老辞别乡土中国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4月26日 06:45 中国青年报 | |||||||||
记者 万兴亚 本报北京4月25日电 费老走了,带着他一生志在富民的梦想。
大师离去,满怀着对乡土中国的眷恋。 费老走得很安详。北京大学社会学系邱泽奇教授说:“我理解,这是因为,今天的中国已经不可逆转地走上了富强和崛起的征程,而这正是费老从上个世纪30年代开始,就立志要研究和给出的‘药方’。” 邱教授是费孝通先生生前最后带的几个博士生之一。从1991年开始,邱教授就一直跟着费孝通在全国各地跑,八九十岁的费老惦记的还是如何帮助农民摆脱贫困走向富裕。 邱泽奇教授说,费老的学术生涯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上世纪30年代到40年代,第二个阶段是上世纪70年代以后。这两个阶段有一个共同的主题是:志在富民。费老志在富民研究的起点就是农村研究,他的社会学名著《江村经济》、《乡土中国》等巨著和长期的社会调查,印证着他一生都在关心中国农村和少数民族的经济发展,关心农产品流通和农民增收问题,探索着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可行途径,为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费老的志在富民研究是从他的家乡“江村”开始的。“江村研究”的核心问题是:在一个人多地少的农村地区,如何在保证农民基本生活的前提下,农民还有富余的资金。也就是说,如何在农村找到一条小康之路。 1936年的夏天,费孝通到江苏省吴江县庙港乡开弦弓村进行了一个多月的调查,然后启程赴英国留学。在去伦敦的船上,他把在开弦弓村调查的资料整理成篇,并为该村起了个学名叫“江村”。在英国留学期间,费孝通师从著名的人类学家马林诺斯基。他撰写的博士论文《江村经济》,被认为是人类学实地调查和理论工作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国外许多大学的社会人类学系把它列为必读参考书之一。在“江村”调查中,费老产生了一个想法:中国农村的基本问题,就是农民吃饭穿衣的问题,内忧外患使他们陷入极端贫困境地。当时的现实促使他产生了尽力使中国农民脱贫致富的使命感,也使他一生“志在富民”的追求更加坚定。他在以后的学术工作中,提出了农民温饱的“小康水准”、“现代工业技术下乡”、“乡土工业重建”等问题和想法。费老毕生的研究,大都围绕中国农民脱贫致富这个主题作的文章。 费老学术生涯的第二个阶段始于改革开放初期。1978年以后,费老受中央的委托,重建中国社会学。费老选择了三访“江村”。正是这次研究,他发现了“小城镇”问题。调查研究的地域也从家乡的一个村,扩大到包括7大镇、十几个小镇的吴江县,再扩大到苏南、江苏全省及浙江、内蒙古乃至东北等地。 其间,费老最有名的文章就是《小城镇,大问题》,他主张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要以小城镇为主,大中城市为辅。小城镇小则三五万人,大者也不超过10万余人。当然,大中城市也是需要的,但不宜多,布局要合理。他主张把城乡“三大差别”消灭在小城镇里。“中国正在走向富裕,费老可以放心地走了。”邱泽奇教授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