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康:调整地方财政占财政总收入比重不现实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4月13日 10:50 经济参考报 | |||||||||
王迎晖 本报讯 财政部科研所所长贾康日前表示,在现行体制下,地方财政收入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不可能提高。在这种情况下,要发展地方经济,解决基层财政困难,应创新财政资金支持和政府引导方式,提高政策效果,力求“四两拨千斤”。
贾康是4月11日到12日在山东滨州市举行的“2005中国·滨州财税论坛”上说这番话的。 2004年滨州财政总收入为43亿元,而地方财政收入是22亿元。除了保证“人吃马喂”之外,很难腾出建设的钱,目前各地都面临相似的问题。但是,在目前的国情和体制下,改变这种格局是不现实的。贾康向处于工业化初级阶段的中小城市提出几点建议: 一是建立风险担保基金。可设立中小企业担保资金,对有发展潜力、筹资困难的中小企业,对科技产品的研究、开发、生产等具有较高风险的产业、企业的银行贷款等进行担保,帮助企业解决“筹资难”问题。在具体操作程序和方式上,可考虑首先由财政基金对政策性担保机构给予资助或风险担保,由担保机构对企业或项目进行资金融资。 二是建立风险投资基金。为培育和扶持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应研究制定有利于风险投资发展的财税、金融扶持政策和鼓励境外创业资本进入风险投资市场的政策,以推进规范的风险投资机制的建立。 三是建立和完善财政贴息办法。贾康认为,财政部门应先把财政贴息作为财政支持经济、企业的重要手段和方法,如通过财政贴息的办法对高新技术产业、企业、产品和企业技改项目进行支持,提高贴息资金总额,并完善贴息管理办法,切实发挥财政贴息“四两拨千斤”的杠杆支持效果,大力提高财政资金的“乘数效应”。 四是设立产业结构调整援助资金。为帮助困难企业调整产业结构或由传统产业向新兴产业转移,应设立产业结构调整援助资金,推进困难企业的顺利转型。同时可设立财政专项补贴,由财政部门每年安排一定额度的专项资金,对重点项目进行支持。 此外,还应积极探索政府引导,运用民间资金从事公共工程建设的BOT、TOT方式,以及在政府规划协调下,商业网点特许权招标和沿街铺面与公共要素“打包”的旧城改造方式,尽量调动社会资金与商业性资金流入政府发展战略指导下的建设、开发事项,从而使政府“少花钱办大事”,甚至“不花钱也能办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