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济学人 > 正文
 

赵晓:银行高管风波祸起国企病 银行应成新国企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4月05日 14:42 新京报

  近期,不断有银行界重大案件的消息见诸报端。最新一条报道是“中行自揭被骗大案”:中国银行北京分行在对北京华运达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森豪公寓”项目发放按揭贷款过程中,累计有约6.45亿元巨额资金因虚假材料申报形成风险,目前,中国银行北京分行已经向公安机关报案,并对直接和相关责任人分别作出了开除行籍等处理。

  (4月3日《新京报》)

  在笔者看来,金融界风波不断,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其建立于国有企业基础上的治理结构的弊端。公司的治理结构风险是目前国有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也是国有商业银行的制度性风险所在。其与巴塞尔协议强调的流动性风险、市场风险以及操作风险等一般性风险有很大的不同,因此有必要从经济发展和国企改革的角度,来深层次审视我国银行业的变革。

  经济发展需要健康的金融业

  我们必须看到,一个国家金融业的发展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整个经济发展。甚至,金融业的发展代表着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结构与水平。我国当前经济形势很好,已迎来向“世界工厂”迈进的新一轮黄金增长。但是,我国要真的成就“世界工厂”的地位,必须要有一个健康完善的金融市场与之相匹配。因为“世界工厂”在建设之初,主要受土地及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影响,然而随着发展水平不断提高,能否获得低价、高效的金融资源的支持,会变得越来越重要。

  如果没有一流的金融,就很难有一流的制造业。事实上,国际制造中心的成就必然要求金融业的支持,同时也给金融业的发展带来空前机遇。如英国的伦敦、美国的纽约、日本的东京,都在其国家成为国际制造业中心的过程中相继成为世界金融中心,可见两者的相互作用是很强的。相比之下,包括银行在内的我国的金融业似乎已经成为一条“后腿“。我国的金融业能否为本国企业提供便宜、高效的金融产品及服务,正变得越来越迫切。

  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金融业相比起我国的制造业来说,无论是开放程度、竞争程度,还是发展水平,与国际水平相比,更为落后,所以改革和发展的任务很重。改革的一大方向是股份制改革,但在股改时,过去隐藏的一些问题在改革过程中会暴露出来。这就是经济学上讲的“马桶效应”:马桶的臭味平时被盖子遮掩,但在盖子被揭开后,臭味会立即散发出来。

  “国企病”是问题产生的根源

  金融业的问题很大程度上反映出我国国有企业“治理结构不健全、管理不规范”的弊病。首先表现为国有金融机构普遍缺乏有效的制衡机制,造成个人权利过大,内部人控制严重,为腐败提供了滋生的肥沃土壤。其次,激励机制不足、监督不够,也是刺激腐败滋生的因素。再其次,管理不规范尤其是内部审计机制的不健全,也为腐败大开便利之门。内部审计是企业中很重要的环节,它不仅应监控公司财务等重大经济管理事项,还该覆盖全面的程序控制。但由于我国的商业银行缺乏稳健、完善的内部审计机制,造成内部审计流于形式,很难真正起到监控的作用。

  最后,还有外部监管不力和不到位的问题,以及外部干预严重的问题等。总体来讲,我国的银行由于受到诸多内外部因素的干扰,短期内可能不容易做到完全依照商业行为准则运营,这是我国包括银行业在内的金融业问题频出的一个影响因素。

  似乎所有国有工业企业的病,都不难在国有银行身上找到。所不同的是,国有工业企业改革得早,放开得也早,因此,有些企业早已经在竞争的环境中医好了病,并展现出新的市场活力。而国有银行改革的步子迈得似乎既慢又小,开放的步伐更是姗姗来迟。

  解决之道:走向“新国企”

  那么,国有银行也要通过改革和竞争来医病吗?可是这么一来,面对上市的压力,许多历史问题的马桶盖就会揭开。

  也许我国一些成功的工业国有企业的改革,可以为金融国有企业的变革提供一些借鉴之处。近几年来,我国出现了笔者概括为“新国企”的现象。“新国企”和改革开放前的国企不同,和转型时期的国有企业也不太相同,它们是通过转型基本走向成功的一代新国企。

  它们有如下几个特征:一是没有沉重的历史包袱或者拿掉了以往的包袱;二是具备了较为完善的治理结构;三是管理规范、人员能进能出、干部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四是效率高,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上站住脚,甚至在国际上都很有竞争力。像中兴通讯、中国集装箱集团、中国广东核电集团、华侨城集团、上海贝尔阿尔卡特股份有限公司等,就是这样的“新国企”。

  在笔者看来,我国银行业的惟一前途,就是致力于成为“新国企”。一者,我国的银行业由于资本巨大以及地位重要,不太可能走私有化的道路;二者,也不可能全部卖给外资,哪有一个国家的金融都被外国人控制的?因此,惟一的选择就是向“新国企”的方向改革。如果国有商业银行能够成为治理结构完善、管理规范、内审制度严密、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国有银行“,就很有希望了。而要在今后开放压力非常紧迫的时期实现这一目标,国有商业银行需要进行一系列大刀阔斧的变革,包括进行股份制改革,引进战略投资者,完善管理,加强内外部监督以及落实巴塞尔协议,等等。

  表面上看,这些好像束缚了银行高管的手脚,其实是保护了我们的一大批干部:使得他们在手握大权的同时,坦然面对诱惑和陷阱。更重要的是,我国的国有银行可望由此杀出一条血路,脱胎换骨,至少先赢得未来十年。

  □赵晓(国资委研究中心宏观战略部部长)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缤 纷 专 题
春意融融
绿色春天身临其境
水蓝幸福
水蓝幸福海洋爱情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