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济学人 > 《科技智囊》2005 > 正文
 

科技智囊:为国际化服务的跨国公司本土战略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2月24日 16:04 《科技智囊》

  对于跨国公司的人力资源战略来说,其本土化的目的在于支撑公司的国际化战略

  杨伟国

  【 关键词:利润最大化 人才本土化 】

  只要资源稀缺的假定成立,那么公司最本质的使命必然是经济性的,用经济学的语言说得简洁一些,就是“利润最大化”。跨国公司不仅不会是例外,反而是最典型的代表,当然这也并不意味着有什么好坏之分。这个本质使命决定了跨国公司会在其所知的任何地方寻求经济机会,即所谓国际化战略。人力资源战略是这个国际化战略中的一个支柱,因此,它的使命就自然是选择最合适的人并采取最合适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至少诺基亚在中国20年的发展可以为这个假说提供较为有力的支撑。

  从国际化到本土化

  诺基亚在中国的初期发展是试探性的。诺基亚的试探性是与中国20世纪80年代的改革开放政策联系在一起的;由于中国的改革开放是“摸着石头过河”,很多鼓励性的政策也是有限制的,如国家规定,汽车、通讯器材等行业必须与中国企业合资才允许外商投资。另一方面,诺基亚的试探性也是与它对中国的熟悉程度联系在一起的。考虑到中国独特的文化传统、政治经济体制与经济政策,诺基亚最初进入中国市场时,对于中国市场不熟悉,缺乏在中国市场运作的经验,所以,诺基亚先是设立办事处,主要任务是了解中国市场,政府公关以及对相关政策的熟悉;稍后是在东莞等地选择合作伙伴,设立合资公司。这种试探性决定了诺基亚在中国人力资源战略的“国际化”特征,即完全由诺基亚的外籍员工主导,但更确切地说,这也是一种“试探性”战略——核心目的在于探索和可控。

  自诺基亚投资公司的成立,大规模投资和快速发展阶段已经开始,市场份额开始大幅攀升,成为行业老大;与此同时,诺基亚遇到的主要问题是降低成本应对本土企业价格竞争、生产制造、采购以及研发与全球资源链接的问题、企业社会责任和本地人才管理问题——人力资源战略的本土化可以成为一种适当的竞争策略。竞争首先是成本的竞争,所以人才本土化毫无疑问会提升诺基亚的人力资源成本优势;在中西体制和文化观念的磨合中,诺基亚意识到,要在中国生存、发展、壮大,必须走“人才本土化”之路,融入本国的社会文化,赢得中国国民的认可;人力资源管理是受旧体制和传统文化影响最深的领域之一,本土化或许有助于减少冲突,实现管理模式的顺利过渡。

  这种竞争策略所带来的结果是诺基亚在中国员工总数超过5500人,其中本地员工占95%以上,更重要的是,许多中高层管理职务都由本地员工担任。诺基亚的中国人力资源战略是通过吸收、培养、激励员工实现业务发展,重点培养中层以上本地人才在商务、技术和管理方面的技能;而且,诺基亚还制定接班人计划,有步骤地培养未来高层职位的本地接班人——一切尽在本土化之中。

  从本土化到国际化的本土化

  对于跨国公司的人力资源战略来说,绝对没有为了本土化的本土化,其本土化的目的在于支撑公司的国际化战略。2005年1月4日,诺基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宣布,其四家在华生产型合资企业重组工作已全部完成,新公司正式投入运营——这标志着诺基亚在中国的本地化战略已经基本完成,诺基亚实现了从全球到中国,再由中国支持全球的一个规划;而且,诺基亚宣称,21世纪将把中国作为其全球的人才基地,为世界各地提供全面的高级人才支持。

  诺基亚完成这样一个国际化的战略转型实际上对其中国的人力资源战略提出了新的挑战,即国际化的本土化。正如诺基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人力资源副总裁Shahrukh Marfatia在“2004年亚太人力资源大会”上所说的,不得不承认,由于一定客观因素的限制,雇佣本地人才能给跨国公司节省成本,人才本地化势在必行。但企业不应该为了控制成本而放弃选拔的标准:普华永道2004年发布的人才本土化研究报告也证实了跨国公司的普遍做法:成本将不再是企业在选择本地人和外籍人时主要考虑的问题,取舍标准将完全回归到能力。所以,诺基亚人力资源战略的本土化是国际化的,在人才的选拔上,起决定作用的因素往往并不是应聘者的专业水准,而是看他是否拥有与诺基亚相同或接近的价值观;在人才的培养上,诺基亚通过一系列、多渠道的培训,让员工在持续学习、提升能力的过程中实现与公司的同步发展。诺基亚分别在中国、美国、欧洲以及亚太地区设有四所诺基亚学院,其宗旨是为创建持续学习的环境和支持员工不断的成长,并最终确保企业竞争优势的稳步提升。在人才的激励上,诺基亚不但致力于发展具有市场竞争力的薪酬政策,还通过多种内部奖励计划和机制,建立并鼓励员工分享成功;公司设有“诺基亚成就奖”、“诺基亚即时认可奖”、“诺基亚质量奖”等奖项,重奖在体现诺基亚价值观上有突出表现的员工。

  尽管如此,中国人力资源战略本土化的国际化可能还需要很长的时间。Marfatia表示,外企高层管理职位为什么多是洋面孔,问题还是出在本地人才实际能力仍没有达到一定的要求。他介绍说,在中国,诺基亚的招聘程序中,一个职位会先向中国内地人才库开放,如果60天内招不到合适的人,再向港台地区和东南亚国家区域的人才开放,如果仍没有合适的,最后才会向全球人才招募。负责外籍人员本土化项目调查的普华永道大中华区人力资源部合伙人顾宜女士认为,没有人认为中国人不能做到企业的高层,中国人聪明、努力,有很好的教育背景,他们缺的是经验,要给他们时间。她认为,这个过程需要一、二十年。

  杨伟国

  经济学博士,副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院长助理,中国就业研究所副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力资源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美国人力资源管理学会会员。

  先后任职于政府部门、私营企业、国有企业、驻外企业、合资企业、科研部门等机构,从事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与研究工作。先后数十次主持或参与金融、国际贸易、工贸、电力、石油、天然气、农业、制造业等多行业大型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合资企业、上市公司以及政府部门等公共机构的战略人力资源咨询与培训项目。

  (责任编辑 赵敏)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跨国公司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聚焦2005春运
世界新闻摄影比赛
2005年CCTV春节晚会
CBA全明星赛球迷投票
澳网公开赛百年
2005新春购车完全手册
北京2月新推楼盘一览
新春购房打折信息
《汉武大帝》连载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