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济学人 > 中国企业家论坛第五届年会 > 正文
 

胡祖六:全球化对中国企业经营的挑战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2月22日 23:52 新浪财经

  新浪财经讯 2005年2月22日-24日,中国企业家论坛第五届年会在中国滑雪胜地黑龙江亚布力召开,本届论坛的主题是“中国企业基业长青之道-聚焦中国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新浪财经对此次论坛进行全程图文直播。以下为高盛(亚洲)董事总经理胡祖六主题演讲实录:

  主持人:谢谢体育委员的演讲,总的意思就是华山论剑的话一定要有好的身体。接下
来我们的演讲嘉宾就要告诉大家这样一个题目,全球化对中国企业经营的挑战。

  胡祖六:自从中国的改革开放总设计师倡导改革开放以后,尤其是今年WTO全面开放的以后,中国与世界的连接日益加深,我们迅速成为世界经济大国,经济已经跻身全国第六位,现在已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三大贸易大国,在中国融入全球经济,给很多企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性的机遇,也带来了历史的挑战,在中国企业赖以生存的大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我们企业历史中,从融资来说从境内资本市场,怎么样走到境外,消费者为客户提供产品服务,也可以出口,向国际客户提供产品服务。企业发展的舞台越来越广阔,但是我们面对的商业环境也越来越复杂,市场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市场竞争最主要的是知己知彼,第一是产权,因为中国是转轨经济国家,由于多年计划经济在我们企业群体当中相当比例还是国有企业。过去一段时间的经验表明国有企业经营效率普遍低下是没有竞争力的,但是没有竞争力还可以基业常青为什么?是因为政府的保护。国有企业要改善效率,提高竞争力就必须改革进行私有化。我们民营企业当然不存在这种产权问题,但是由于中国现阶段的法规和政策依然有许多不健全之处对私有财产的保护与尊重远远不够,所以中国民营企业面临很大不确定性、不安全感包括政治、法律、税收,甚至还有想法,也就是说中国还没有法制的经济,尤其是在独立司法与自由媒体的保障方面还远远不够。

  中国地大物博、资源丰富,但是很多地方资源是非常贫乏,我们不是缺资本,而不是缺技术是缺水,缺生命的植被,更缺的是管理人才,虽然现在有不少商学院、MBA、EMBA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但是中国的管理人才仍然非常缺乏,即使有人才也留不住。中国管理部门不是按照专业来做的,而是按资历。现在有一个特征是管理权和经营权分离,大部分企业还是凭直觉或者是跟着感觉走。我们大家熟悉或者崇拜的威尔奇它实际上不是企业家而是管理者。大家熟悉的IT、知识产权,IBM也好微软也好,我们在劳动密集型的产业有一定的竞争优势,但是在这些行业更需要开拓。我们是丝绸大国,全世界90%以上的丝绸都是中国生产的,中国最好的品牌鹿王最多卖100美元,可是如果贴上阿曼尼的品牌可以卖到1000美元。

  我们中国现在虽然有一些华为在国际上有一定的名气,但是制造业和服务业这方面的品牌更是凤毛麟角。在座的朋友可能会关心银行改革,四大银行加起来的资产不到两万亿美元,保守说是不良资产有1.6万亿美元,花旗是1.7万亿,现在日本的两大银行要合并,他们的资产规模是1.8万亿,中国的A股、B股1200点,上市的企业加起来总市值不如微软。中石油,中国最大的上市公司市值900美元,中国的石油行业的老大,还不到一家外国公司的四分之一。宝钢这个上市企业非常优秀,但是宝钢的市值规模也只有97亿美元,相当于韩国一家企业的一半。中国2004年全社会的零售商品的销售总额是6450亿美元,沃尔玛一家就是2800亿美元,相当中国全社会销售零售总额的44%,相当于中国16000家销售企业的总额。我们的优势也要看到,首先最重要就是我国优势,中国市场的快速增长,中产阶级的快速兴起给中国企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无与伦比的发展平台。回想过去一两百年在荷兰、丹麦、英国、法国、韩国、日本,但是至今为止还没有一个国家实现了工业化自18世纪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来,我们看每一个国家经济起飞都会涌现一大批优秀大企业,像制造业、旅游业、零售业、金融业等等制造和服务领域,独领风骚上百年,所以中国企业是幸运的宠儿,令很多国外的同行称羡不已。

  现在中国企业要国际化,这种愿望是好的,但是对大部分中国企业来说是时机还不够成熟,应该在本国做大做强,只有当本国竞争白热化,市场饱和已经没有机会的时候才可以考虑到国外发展。世界上的跨国公司包括IBM都是先在自己的市场羽翼丰满之后到国外发展,这是母国优势。第二个优势是劳动力,现在我们这两三年,大家都知道汇率问题非常热,中国的制造业是我们的主要行业,中国的制造业成本只有韩国的四分之一,日本的二十分之一,如果人民币一放开升值10%、20%、40%对我们制造业的成本丝毫没有什么影响,不仅是低素质人才,中国的高等教育每年60万理工科大学毕业生,印度现在成了IT软件王国,印度的理工科大学毕业生只有20万,日本12万,美国只有9万,不只是劳动力成本,我们在资本方面有融资的优势,说起来难以置信,因为很多企业家还有很多学者都在说中国企业尤其民营企业融资难。事实上中国并非资本短缺国家,我说中国缺水没有人置疑,但是中国不缺资本,全世界只有新加坡比我们更高,在人民银行的储蓄在11万亿以上,所以只要有好的投资机会资金总会有的。但是中国股市经过这两三年的痛苦调整,我们的平均PE还有三四十倍,问题是我们的金融体系和资本市场的缺陷,并没有把储蓄有效率的投资到金融改革当中。中资企业如何在全球化增加国际竞争力,答案就是扬长避短充分发挥我们的优势。我们还在找一种优越、持久的商业模式,这种模式对我们企业的发展,对我们的壮大是基业常青是至关重要的。幸好正因为全球化时代,我们完全可以通过仿效来建立商业模式。餐饮业、酒店在八十年代改革开放之前那时候有招待所,不存在以盈利为目的,香格里拉是中国第一家以盈利为目标的酒店。互联网也是中国模仿人家的商业模式创办的,中国的企业可以参照可以模仿,并在此基础上创新、超越。

  我们的民营企业老板更多是家长式管理,粗放式、制约式决策,现在企业是所有权与管理权相分离,在市场营销、财务、风险、研发、人力资源方面都没有实现最优化管理,尤其是形成自己的吸引、挽留优秀人才的机制,这些问题不仅国有企业有,在不少民营企业也有。还有知识产权的问题,中国的空调产业基本上没有核心技术,因为压缩机几乎没有国产的。

  最后我想讲一下规模经济,为什么规模经济重要,因为在封闭当中市场很狭小,在老子理想国里面是不需要有规模经济的,只要夫妻店、妈妈店、兄弟店就够了,但是在现代的开放经济中,把经营的范围、规模都要扩大,所以我们需要一种规模经济,怎么样实行规模经济,最好就是有序增长,企业靠有序增长扩大规模是最稳妥可靠的。现在现在越来越认识到,有很多产业尤其是高度竞争性的产业市场占有率非常低。规模经济很重要,但是有一个很重要的平衡就是专业化的分工,大企业应该具备核心能力,或者说核心竞争能力,没有特色没有专长就难以竞争。中国有一些民营企业,也有一些国有企业业务太分散,自从亚洲金融危机以后就发现这些企业的弱点暴露无遗,在资本市场上很多中资的公司他们的价表有一个很大的折价。很多世界级公司有一个共同特征,基本上都是专业的,市场专业化的产品很多。怎样在规模经济与专业化上面把握平衡呢?在座的企业家问问自己,如果你觉得自己是巴菲特的话就可以做投资,如果你觉得自己是比尔盖茨你就做软件,总之中国的崛起为中国有雄心壮志的企业家提供了大展宏图的历史性机会,如果中国的企业能够在商业模式,在管理、在知识产权,在规模经济、专业分工等方面多下功夫、追求卓越,那么将会有许多优秀的有效率的有持久竞争的中国企业,或者说以中国为母国的跨国企业如同群星灿烂,江山代有优企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谢谢大家!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胡祖六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聚焦2005春运
世界新闻摄影比赛
2005年CCTV春节晚会
CBA全明星赛球迷投票
澳网公开赛百年
2005新春购车完全手册
北京2月新推楼盘一览
新春购房打折信息
《汉武大帝》连载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