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济学人 > 关注“三农”问题 > 正文
 

成思危:破解农村金融难题 满足三农金融需求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2月21日 11:21 中国经济周刊

  针对我国农村人口占大多数、发达程度较低、发展不平衡的实际,要实现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宏伟目标,就必须促进农业发展,维持农村稳定,促使农民增收。在现阶段,只有大力发展农村金融,尽量满足农业、农村及农民的金融需求,保证充足的资本供应,才能逐步解决“三农”这一重大战略问题。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成思危

  尽管近年来各方面都加大了农村金融的改革力度,也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是我国农村金融的发展仍面临着以下几个方面的严峻挑战:信贷资金供应不足,农村资金外流严重;农户难以从金融机构获得贷款,民间借贷活跃;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不能完全适应农户的需求;金融机构提供的服务比较单一,特别是农业保险严重滞后。要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农民贷款难等农村金融问题,必须从分析我国农村的社会、经济等因素入手,进一步加强农村金融制度建设。

  目前小农经济仍然在我国农村中占主要地位,其基本特点是以农户为基本单位、以个体所有制为基础、生产规模很小、生产条件简单、自给自足与商品交换并存、对土地的依恋和对亲友关系的重视。农户的储蓄及借贷行为的特点是自我保障式的储蓄倾向较强、不愿借款的观念逐渐在转变、向亲友借款的比重仍然较大。

  我国农村中的虚拟经济才刚刚从闲置货币的资本化进入到生息资本社会化的初期,由于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的存在,农村中生息资本社会化的程度还比较低,只有少数农民将其闲置货币借给乡镇企业或向乡镇企业参股,拥有债券或股票的农民可谓凤毛麟角。而且由于正规的金融渠道供应不足,还存在着一些非正规的金融活动。可以认为,在当前及今后10—20年间,我国农村中的虚拟经济还将停留在生息资本社会化的阶段,主要是通过金融机构进行间接的投融资活动。我国农村中虚拟经济的风险则主要是信用风险,由于我国商业金融的信用体系还不够健全,故商业银行一般不愿对农户发放信用贷款,而着重发放担保贷款,包括保证、抵押或质押贷款。目前向农户提供的主要是小额贷款和联保贷款。

  由于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农村实体经济活动难以为继,近年来我国农村的实体经济活动出现了规模经营的农户、乡镇企业,以及“公司+农户”的农业产业化模式,致使农村金融的需求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但农村金融的供给却相对不足且日益商业化,使农户主要靠民间借贷来满足其金融需求。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建设的目标模式应为:1、财政支持,市场运作;2、三足(政策金融、商业金融和合作金融)鼎立,各司其职;3、存贷为主,综合配套;4、法制健全,市场发育。为此建议:

  1、扩大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政策金融职能,其支持重点也应逐步转向符合WTO“绿箱”政策的项目;2、采取有效措施降低交易成本并化解风险,对支农业务给予贴息、减税或补助,鼓励商业金融机构支农;3、坚持和完善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制度,改进和扩大农户联保贷款制度;4、规定中国农业银行的贷款余额中支农的比例不得少于12%,农村商业银行的贷款余额中支农的比例不得少于60%;5、建立贷款担保公司,发展农业生产保险;6、按照“自愿参加,民主管理,共担风险,按股分红”的原则,积极稳妥地重新构造农村的合作金融组织,国家对其实行免营业税及所得税,少提存款准备金、在贷大于存时给予适量的再贷款等优惠政策;7、采用疏导与堵截并用的办法,鼓励农村私人资本参股商业金融机构,引导各种“储金会”、“基金会”转为合作金融组织,使民间金融这匹“野马”就范。

  在改进并完善我国农村金融的制度建设时,要注意阶段性与连续性的统一,既不应超越现实,急躁冒进;又不应迁就现实,回避矛盾。我们要通过发展农村金融,促进农业生产力及农村社会事业的发展,为实现我国的现代化奠定坚实的基础。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三农新闻 全部农村金融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彩 信 专 题
东方美女
迷人风情性感姿态
金鸡送福
恭喜发财图铃拿来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