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晓:宏观调控应避猛打猛冲 不要断送增长周期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2月16日 16:59 新民周刊 | |||||||||
以往宏观调控的历史经验教训是,紧缩往往过头,回过头来发现治理通缩远难于治理通胀。 撰稿/赵 晓 谈及2005年宏观经济政策及形势大要,首先要回顾一下本轮宏观调控。宏观调控的原
显然,调控经济体中多余的火气是有必要的。但另一方面,总需求尽管扩张较快,也仍在总供给可满足范围之内,总需求的扩张可以说并未大大超出供给能力,最终表现在物价上,便是物价上升实际上始终在正常范围之内,以CPI计的4%上下的通货膨胀在中国仍是一个可接受的物价水平。 面对上述复杂情况,宏观调控应审时度势、顺势而为,避免一味的猛打猛冲,以免消火气而熄了发动机。这大概就是为什么行政性宏观调控后,政府很快调整了调控力度,并适时转向市场型调控的理由所在。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猛烈的宏观调控已经取得明显效果,尤其是信贷收缩、土地限制,再加上银监会所向披靡的“窗口指导”,致使这一轮黄金增长的大好趋势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出现微妙变化。 在宏观调控的大力作用下,原来对于通货膨胀的担心已越来越成为多余。不仅如此,可能出现的一种悲观前景就是:如果2004年在名义上“双稳健”的旗帜下,实际上贯彻严厉的限制贷款的政策,甚至像一些人所建议的那样继续升息,那么,无需多长时间(约10月左右),中国的情况将急转直下,物价增长会戏剧性地由正转负,经济增长会忽然由热转冷,宏观调控也将不得不从防范通胀转而变成防止通缩了。 这一故事曾经在1996和1997年的中国的宏观调控中出现过。1996年,中国的CPI尚在6%的高位,然而不到一年,在下一年的10月份物价即已转负,中国由此失去了一波增长行情。当前一方面是宏观指标的滑落,另一方面是高扬的“双稳健”旗帜,一如1996年的情形,人们难免要问:美好的2005会不会成为新的1997? 从许多迹象看,这样的担忧不无道理。例如,2004年的加息现在看来效果在走向反面,即使紧缩更加过度、价格走低的风险更加显露。事实上,2004年10月份CPI较上月的环比指数增长已经变负,到11月份已达至0.5%的令人晕眩的水平。显然,照此趋势,不足一年,一切将面目全非,总需求紧缩过度从而导致经济增长大好局面发生逆转的危险就有可能出现。 更大的危险在于既定政策和人的认识。可以肯定的是,2005年中,如果真的将“双稳健”政策进行到底,则危险可能进一步加剧。近期,“双稳健”旗帜亮出后,发改委负责人再度强调“宏观调控仍在关键期”,从而给市场送去了“继续紧缩”的寒冷信号。 宏观调控成功的秘诀是打移动靶,走在市场前头,并且将力度拿捏得恰到好处。基于上述分析,宏观政策调控不仅有必要从行政型调控转向经典的参数调控,并且要拨转马头,适度放松银根和土地控制,才有可能保障经济增长的持续性和稳定性,确保中国千载难逢的“发展关键期”不至断送,而能够延续到至少2008年。 这当然意味着名为“稳健”实则紧缩的货币政策首先需要在一定程度上进行调整。笔者认为,这一调整最好在一季度有所体现,在2005年6月前完成,最迟不迟于第三季度,否则,良机丧失,麻烦就会接踵而来。 以往宏观调控的历史经验教训是,紧缩往往过头,回过头来发现治理通缩远难于治理通胀。治理通货膨胀,只要关掉货币的总龙头就行了,而治理通货紧缩则不仅需要打开总龙头,还需要每一个小的龙头也都打开。这也就是为什么全世界很少有治理通缩成功经验的原因了。罗斯福并没有能够制服通货紧缩,我们前几年也没有能够完全制服通货紧缩,只是许多内外部经济动力的综合作用,变换了大局。当前,宏观调控要格外警惕的就是,千万不要因为我们自己失去了这一来之不易的增长大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