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1月21日,新浪财经与CCER共同召开第二届中国经济展望论坛圆桌研讨会,本次研讨会是在中国经济展望论坛十场互联网在线讨论的基础上进行的。论坛专集《展望中国2005》新书首发式也同时举行。
李玲 : 我从大家这儿学到很多东西,我觉得中国经济学家应该很幸福,全球的经济学家都很羡慕中国的经济学家能赶上这样的时机,在这样的大变革中有机会让你们集思广益
,进行鉴言。我是做医疗健康和养老的,顺着张维迎的观点,这块也是市场失灵的部分,必须是政府来做,而且我们国家在这么多人口、经济这么低的发展水平上,这块的问题是非常大的。最近这么多年,大家看病的时候也认识到我们医疗的问题特别大,作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养老和医疗是每个公民的基本权益,社会发展到这个程度,像美国这样非常市场化的国家,养老全部是政府的,医疗是政府投资的一半。我想讲的是我们政府在这块怎么跟经济发展总的战略连起来来考虑怎么改革医疗、怎么改革养老。而中国的医疗是个巨大的市场,赵涛是做医药的,可能知道,我们现在看病贵、看病难一个是现在的药贵,一个是器材非常贵,而这块又联系到企业的升级更新,就是产业结构的问题。李稻葵刚才也讲了,中国造什么什么就便宜,中国不造什么,什么就贵。我们真正要想改变这块,医疗和养老都是要和经济发展联系在一起,政府不会直接投资,但是可以制定政策,来鼓励研发,比如医药的,比如器材的。大家可能知道,克林顿政府在台的九十年代美国经济的蓬勃发展,其实和他政府的政策是有非常大关系的,他当时制定了一些税收、融资的优惠条件,给他们很多科技的小企业发展提供了非常大的机会。
我想讲的就这些,因为时间很有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