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济学人 > 正文
 

2004年国际金融市场走势分析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1月20日 00:09 中国经济时报

  邹新 范瑞星 马素红

  众多国家央行

  启动新一轮加息周期

  随着世界各国通胀压力的普遍加大,美联储及众多其他国家的央行在2004年启动了新一轮的加息周期。欧元区和日本虽然在2004年保持原有利率不变,但在未来加息的可能性也大大增加。

  美联储2004年内五次加息。2004年6月30日,美联储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调高0.25个百分点至1.25%,为美联储4年来首次提高利率。此后,美联储又分别于8月10日、9月21日、11月10日和12月14日连续迈出加息步伐,每次加息的幅度均为0.25个百分点。至此,美国联邦基金利率已达到三年来的高点2.25%,也是三年来首次超过欧元区利率。美联储提升利率主要出于以下原因:一是美国经济增长态势良好;二是就业出现复苏;三是通货膨胀压力加大;四是美国国内的消费支出在低利率的刺激下有所升温。美联储表示,加息有助于抑制国内的通货膨胀,但不会影响就业复苏和经济增长。预计在未来的几个月内,美联储还将进行“有规律”的加息。

  为刺激经济和治理通缩,日本央行近年来始终执行“零利率”的宽松货币政策。由于2004年日本经济有所复苏,并初步显露出通货紧缩消退的迹象,日本央行表示最早可能于明年夏天终止其超宽松的货币政策。从中期来看,日本加息已不可避免,但因支撑日本经济的出口已出现下降迹象,加息有可能被推迟。

  自2003年6月将基本利率降至历史最低的2%以来,欧洲央行近一年多来一直将欧元区主导利率维持在这个60年来的最低点不变。尽管国际油价上涨可能给欧元区带来通胀风险,但因欧元区内部需求仍然疲软,失业率居高不下,上调利率很有可能损害经济复苏,因此欧洲央行虽然感受到来自各方面的压力,仍保持利率不变,希望以此来支撑该地区的经济复苏。预计在新的证据打破平衡之前,欧洲央行近期的货币政策将保持稳定,但在全球货币政策收紧的大背景下,欧洲央行中长期内加息的可能性较大。

  英国央行在收紧货币政策方面动作频繁。继2003年11月为控制消费信贷的强劲增长和房地产过热而加息25个基点之后,英国央行又分别于2004年2、5、6、8月各加息25个基点,使英国央行回购利率达到4.75%。虽然英国央行的5次加息似乎没有抑制零售需求,但消费者价格指数和房地产市场的数据均出现下降,这使英国央行拥有了暂停加息的理由。英国三季度经济增长率的大幅下滑使得要求英国央行今年停止加息的呼声更高,预计英国央行近期将放缓或停止加息步伐。

  韩国央行逆市而动,2004年两次降息。在全球普遍加息的潮流下,韩国央行却意外地于8月和11月两度降息,每次降息幅度均为25个基点,韩国隔夜拆款利率已从3.75%下调至3.25%,达到创纪录的新低。韩国央行表示,在通货膨胀有升高迹象的情况下仍选择降息,是为了刺激疲软的经济增长。目前,韩国3.25%的基准短期利率已经低于10月份3.4%的年核心通货膨胀率。

  实行联系汇率制的香港对美国利率最为敏感。前两次美元加息后,香港并未跟进,但外汇市场上游资抛售港元十分频繁,金管局曾多次入市稳定汇率。9月美联储加息后,香港立即跟随,将利率上调25个基点至3.25%。与此同时,香港各主要银行也宣布调高港元存款和贷款利率。在美元汇率下跌、香港经济复苏等多项因素影响下,资金在短期内持续流入香港,但从长期来看,由于香港实行联系汇率制度,港美息差会逐渐收窄,最终息口走势将看齐。

  美元深度下跌 欧元屡创新高

  英镑升势依旧 日元曲折上行

  2004年1月9日,美元指数美元指数是综合反映美元在国际外汇市场上汇率情况的指标,通过以贸易量为权重加权平均的方式,计算美元对选定的一揽子货币的综合变化率,以衡量美元汇率的强弱程度。下探83.29点,创下近年来美元汇率的最低纪录。此后,美元汇率逐步扭转颓势,开始震荡上行。刺激美元上涨的因素:一是美国经济开始恢复增长;二是失业率等经济指标显著好转;三是美联储升息可能性加大。5月13日,美元指数升至全年最高的90.46点,比2003年底上涨了6.7%,但随后美元汇率一直下滑,截至12月31日,美元指数收于79.45点,全年跌幅高达6.4%,为1995年5月8日以来的新低。

  美元持续下滑的原因:一是美国财政赤字负担加重,2004财年美国财政年度从10月1日算起,到第二年的9月30日结束。美国财政年度赤字额高达4130亿美元;二是贸易赤字再创新高,2004年全年美国的贸易赤字预计将超过6000亿美元;三是强势美元政策的实际转变,美国政府实际上纵容美元贬值,以期解决财贸双赤字问题;四是油价上涨给美元汇率带来不利影响。在上述因素没有得到有效解决的情况下,2005年美元汇率的走势难有大的改观。

  2004年1月9日,欧元汇率创下1.2853美元/欧元的历史新高之后开始逐步回调,并于5月13日最低跌至1.1801美元/欧元,与2003年底相比下跌了6.3%,主要原因:一是欧元区经济增长相对疲弱;二是欧元区利率水平处于最低点;三是欧元前期涨幅较大吸引投资者获利回吐。随后欧洲经济复苏态势不断明朗,加之美元大幅下滑,欧元汇率重拾升势,并不断突破历史最高水平,表现极为抢眼。截至2004年12月31日,欧元汇率收于1.3538美元/欧元,全年大幅上涨了7.47%。目前欧元区各国已开始担心欧元汇率过高可能会对欧元区经济产生不利影响,因此不排除欧洲央行将通过抛售欧元或降息等手段来平抑欧元汇价的可能性。预计2005年欧元汇价虽有可能继续走高,但上行空间有限。

  近年英镑一直呈强势。2004年2月17日,在英国央行多次上调利率的影响下,英镑汇率升至创近年新高的1.9045美元/英镑。此后受技术压力影响,英镑汇率回调,并于5月14日收于年内最低点1.7572美元/英镑。下半年受良好经济数据和疲弱美元的鼓舞,英镑在盘整中持续走高,并屡创历史纪录。截至12月31日,英镑汇率收于1.916美元/英镑,全年上涨了7.39%。2005年英镑涨势面临不确定性,即英国房地产降温和就业增长放缓。

  2004年初,日本央行加大了干预外汇市场的力度,其1、2月份抛售的日元高达10.5万亿,超过2003年全年的一半。受此影响,日元汇率近期以来首次大幅下跌,并于3月8日最低跌至112.12日元/美元。此后由于日本经济增长前景看好及邻近会计年度日本企业的会计年度从4月1日开始,到第二年的3月31日结束。结束的日本企业买回日元,日元汇率快速走高,年底受美元疲弱及油价回落的影响,更不断上扬。12月31日,日元汇率收于全年最高的102.68日元/美元,全年涨幅达4.33%。随着日本经济好转,预计2005年日元总体呈强势。

  全球股市先抑后扬

  沿承2003年涨势,2004年初全球股市继续小幅上扬。其后受禽流感疫情、西班牙爆炸案以及亚辛遇刺等事件的影响,开始宽幅整理。从6月底始,由于油价飞涨,全球股市迅速下滑。在全球经济稳定增长、就业状况改善和企业盈利增强等利好的带动下,股市又开始震荡向上,尤其是10月25日之后,国际油价的迅速回落导致全球股市加速上行。截至12月31日,美国标准普尔500指数收于1213.55点,全年涨幅9.1%;美国道琼斯指数全年上涨了3.2%;纳斯达克指数全年上涨了8.6%。

  在美国股市的带动下,其他主要发达国家的股市也均在2004年底一举扭转了疲弱态势。2004年,德国DAX指数上涨了7.3%;法国CAC40指数上涨了7.4%;英国金融时报100指数上涨了7.5%日本日经225指数上涨了7.6%。2005年全球股市总体向好。

  国际金价继续维持高位

  2004年初,由于世界经济基本面向好及美元跌势暂缓,金价在波动中下行,此后便持续上涨。12月2日,国际黄金价格收于全年最高的454.2美元/盎司,黄金G5指数收于全年最高的142.3点,分别比2003年底上涨9.12%和5.98%。金价上涨的主要原因:一是油价不断攀升;二是美元疲弱;三是地缘政治因素导致对黄金的避险需求强烈。年底随着原油价格大幅回落,金价又有所下跌,截至12月30日,国际黄金价格收于435.6美元/盎司,黄金G5指数收于135.56点,全年分别上涨4.65%和0.96%。2005年金价仍将在高位运行。

  原油价格冲高回落

  2004年前10个月,原油价格在波动中持续上行,不断创造历史新高。10月下旬,美国西德州中级原油价格达到全年最高的56.37美元/桶,欧洲北海布伦特原油达到全年最高的52.28美元/桶,欧佩克七种市场监督原油平均价格也达到全年最高的44.72美元/桶。与2003年末相比,三者的涨幅分别达到了73.39%、72.54%和57.92%。

  油价大幅上涨的主要原因:一是在世界经济稳定增长导致原油需求旺盛;二是中东局势紧张;三是欧佩克等石油输出国增产空间有限;四是俄罗斯尤科斯公司事件引发市场信心危机;五是市场投机行为猖獗。

  从11月末开始,随着欧佩克增产力度的增强及美国原油和燃油库存双双增加,高企的国际原油价格开始回落。截至2004年12月31日,美国西德州中级原油价格收于43.36美元/桶,欧洲北海布伦特原油收于40.38美元/桶,欧佩克七种市场监督原油平均价格为33.29美元/桶,全年分别上涨了33.37%、33.27%和17.55%。2005年国际油价大幅回落的可能性不大。

  国际银行业购并升温

  监管日益规范

  首先,2004年,国际银行业的并购明显增多,其主要目的:一是业务整合、降低成本的需要;二是业务拓展、增加利润的需要。其次,盈利状况继续改善。美洲银行前三季度的净利润同比增长高达27.4%,汇丰控股有限公司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了118%。国际银行业盈利增长的主要原因:一是全球经济的稳定增长为国际银行业展创造了良好的宏观环境;二是并购导致一些银行利润超常增长;三是在长期低利率政策及经济改善的刺激下,以个人住房信贷为代表的零售银行业务增长较快;四是减员增效等手段降低了经营成本;五是业务多元化的开拓使中间业务收入增加。再次,财务丑闻频现给国际银行业蒙上阴影。包括花旗在内的国际大银行都卷入了金融丑闻,银行的稳健经营成为关注焦点。最后,国际银行业的监管将更加规范。一是《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正式签署将促使银行对信贷及运营风险管理流程进行升级;二是美国《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的实施已进入第二个年头,对公司治理标准的深远影响开始显现;三是欧洲及其他银行将在2005年采纳《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其将在金融资产的会计处理方式、风险管理及产品开发等方面产生深远影响。

  (作者单位:中国工商银行城市金融研究所)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印度洋地震海啸
部分大豆色拉油不合格
杨振宁登记结婚
意甲在线足球经理游戏
2005新春购车完全手册
岁末年初汽车降价一览
2005年新春购房指南
2004地产网络营销盘点
天堂II 玩转港澳指南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