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大培:可持续发展资源与环境问题(3)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1月19日 13:39 新浪财经 | |||||||||
那么作为一个经济学家总要想点办法,办法怎么办?第一个,是我们要把这些危机的资源分几类,第一类是可循环的资源,金属这一类的东西一般都是可循环的,甚至某种程度上塑料这些东西,包括纸张这些东西,从木材变成纸浆这些东西大体上是可循环的,那么可循环的东西我个人觉得问题还不大,因为那里头主要的问题是如何解决循环再生利用,只要
而且,我们经济学家可以讲一条,这个资源越缺的时候,肯定价钱越贵,就会有越大的动力,你政府甚至不管,就有很多人就会有越大的动力去循环再生利用那些废资源,你想想广东那些那都是纯粹的私营企业个体户之类的,就是因为这个钯肯定是卖钱,在他来看是很合适的,如果钯的价钱再涨一倍,他肯定会更努力的去搞,那么问题是政府怎么来找一些办法是他不污染环境。所以这方面的问题太不大。 最大的问题,是在不能循环再生的资源,比如说石油,那么他产生的污染是二氧化碳,谁能够把二氧化碳再生回石油,那么还有水,那么比如说下雨,下雨产生了很多水,那么水怎么再生成雨,原则上是没有办法再生的。 那么我只能提出几个想法,供大家参考,那么重要的就是为学生,因为你们年轻,我提几个想法大家讨论,将来我们想想能不能在提的想法的基础上咱们搞一些办法。首先对水资源来说,其实对所有这些不可再生的资源,要解决问题,当然原则上就两个办法,一个叫开源一个叫节流,开源是你增加资源的来源,节流是节约使用,恐怕水资源的开源希望不大,你怎么增加这个地方的水资源想不起来好办法,我现在能真正想到的对我们这样的一个国家,特别是对于北方,那么像以色列有成套的海水淡化工厂,因为以色列的国家就是高缺水的地方,海水淡化技术上是肯定能做的到的,但是问题是在于淡化海水成本肯定会很高,但是这不是经济学家要去想的地方了,你资源缺乏到一定程度,就按市场来看,价格肯定会涨上去,涨到一定程度上,那么海水淡水就合适了。当然,中国的水资源的缺乏将来会不会真达到那个程度,我不知道,但是我们应该有长远的眼光,至少做实验,比如说中国政府来学习海水淡化,甚至搞比以色列更好的技术来搞海水淡化,这是开源。 节流方面,我看可做的文章更多,节流当然就是省水,省水当然基本上分两方面,一方面是政府,政府要省水,另一方面政府通过什么政策杠杆,去诱导老百姓省水。从这个角度看,所以我是严厉批判我们的一个领导干部,那么我是东北的,在我们的家乡里面他带了一个头,搞城市绿化,搞形象建设,我其实最初对他印象并不坏,你把城市搞得好一点,搞步行街都是好事,那么他最坏的,包括我家里人对他批评最厉害的就是把树砍了,把灌木的花都拔掉了,铺说草坪,而且是外国近来的草,那么这是典型的浪费,那么他忘了中国的国情。学人家德国,德国人巴不得是晴天,人家不希望下雨,人家德国人说什么?就是下雨下得我骨头都疼,那么巴不得是晴天,如果是这样的话,当然人家弄草坪,然后晴天的时候在草坪上趴着。 那么在北京,那么我希望多种树,中国人就应该多种树,如果把外国的东西搬过来,他就忘了中国的气侯是什么东西,中国的气侯和外国的气侯根本不一样,中国的北京就需要种树,那么如果你弄草坪,最大的浪费就是拼命的浪费水,老是要浇水,那么这就是你政府老子里没有中国的国情,没有中国的老百姓需要。那么我问一个步行的人,那么他说夏天我就要树遮荫,不需要草坪。那么老百姓老是说我们的水价提高,包括农业用水价提高,包括农业的大水灌溉,那么你老是提高水价,水价长到一定高度,人家当然会想到节约。 可是这里面最大一个问题是,提高水价受到最大打击的是中国最穷的人,那么从经济学上讲,我这边提高水价,那边把提高水价赚来的钱,都拿来资源农民,或者是补贴城市的穷人,对农民我看主要还不是给钱补贴,而是我给你提供滴灌设备,以色列的滴灌设备,高节省水,那么这个效益的计算都是很容易的。下面是一个问题是你怎么能实现这个,那么政府收了这个提高水价的钱之后,那么他怎么买滴灌设备,那么怎么把这个设备交给农民,那么比如说一些官他说你把这个钱给我,我买设备然后给农民,搞不好可能都到他兜里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