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认识我国外贸发展过程中的六大问题(1)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1月10日 18:45 国际商报 | ||||||||
我国外贸依存度并不像表现的那么高,支持出口关键在于理顺机制 隆国强
我国进出口连续三年保持两位数的增长速度,2004年我国对外贸易又上一个新台阶:全年进出口总额超过11000亿美元,稳居世界第三大贸易国的位置。这样的增长速度,国人为之自豪,世界为之惊叹。但在兴奋与自豪之余,人们已开始对我国外贸的未来发展之路进行冷静思考。但在这些思考中,对不少问题的认识还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未形成主流看法。但对这些问题的认识,关系到我国从外贸大国到外贸强国的道路该怎么走的问题,因此笔者就当前涉及我国外贸发展的六大问题提出初步看法。 1.如何看待我国的外贸依存度 外贸依存度是用来衡量一国经济开放程度的指标,是指一国进出口总额与本国GDP的比值。 随着中国近年来对外贸易的快速增长,我国的外贸依存度也迅速提高:2003年我国外贸依存度为60%,2004年约为75%,略高于2002年德国的水平(56%),大大高于美国(18%)和日本(19%)。因此,一些有识之士认为,我国的外贸依存度已经太高,如果外贸继续保持高速增长,风险将会更大。 应该如何正确地看待外贸依存度呢?这个问题在理论上没有最佳数值,较好的办法是进行国际比较,而正确的国际比较需要剔除一些不可比因素:一是要消除各国GDP结构的差异,因为计算外贸依存度的分子是货物贸易,分母是GDP,而货物贸易与GDP中的服务业产值相比,并无实际意义。世界银行通常用货物贸易进出口额与“商品GDP”的比值来修正,以消除各国GDP结构差异的影响。按修正后的指标,2003年中国商品GDP的外贸依存度为89%,德国2002年为161%,2001年美国与日本分别为67%、64%。中国远低于德国,但略高于美、日;第二,应该消除汇率的影响。如果将商品GDP的外贸依存度用购买力平价汇率修正,则中国这一指标为19%—60.5%1,远低于德、美、日等大国;最后,应该考虑各国贸易方式的结构。进出口额是进出口货物的全部价值,GDP是增加值。中国加工贸易的进出口超过50%,如果不考虑加工贸易所占的高比例,简明地用进出口总额与GDP比值计算的外贸依存度,实际上夸大了国民经济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 从上面的分析看,我国国民经济对外部市场的依赖程度,实际上并不像外贸依存度表现得那么高。 2.开放度越高风险越高吗? 质疑外贸依存度过高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实际上是担心我国对外部市场依赖过大带来的风险。更深一层看,是要回答这样一个问题:经济开放度越高,风险就越高吗?到底是开放经济的风险高,还是封闭经济的风险高?关于这个问题迄今在理论上并无定论。 对于封闭经济的风险,我们有着切身的体验:清朝的闭关自守,使我们这个几千年保持世界领先的大国沦落到落后挨打的境地;冷战时国际格局导致的被迫封闭,使三年自然灾害就导致饿孚遍野。但在经济开放的今天,这种事情是不可能发生的。系统论的基本原理告诉我们,开放的系统比封闭的系统更具活力。开放的经济可以使我们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比在一国之内或个别区域内配置资源具有更大的回旋余地,资源配置的效率更高,经济运行的稳定性更好。试想如果我们不是可以从全球进口所需的石油、铁矿砂等,今年我国这么高的投资增长率何以实现?目前我国在很多种商品的世界市场上占有重要地位,外贸依存度的进一步提高,意味着我国在世界市场份额的进一步增加,任何别国针对中国采取行动的成本都将提高,可能导致两败俱伤。从这个意义上讲,外贸依存度提高并不必然带来风险的提高。相反,对一个贸易大国而言,甚至有可能降低一些人为的风险。 但是,必须认识到,开放经济有着与封闭经济不同的风险源。例如,对于开放经济而言,国际市场价格波动可能传递到国内,导致国内的通货膨胀:今年国际市场的高油价,毫无疑问推动了国内生产资源价格的上涨;国际热钱的大规模进出,会对货币当局的货币供给产生重大影响,管理一旦失当,可能引发金融危机;对外部战略资源依赖程度高,国际市场上的风吹草动可能影响到国内经济的正常运转。诸如此类,都是封闭经济没有的风险,却是开放经济所特有的。但过去几十年中,世界上发生经济或金融危机频率最高的国家,并不是经济开放度最高的国家,而是开放进程过快、风险防范机制不健全的国家。这说明经济开放度高本身并不意味着风险更高,而风险防范机制不能及时跟上开放步伐才会带来风险。 我国在过去二十五年的短短时间内,特别是近十年内,已经从一个封闭型经济迅速转型为开放程度较高的经济体,而转型后的最大风险,在于目前防范风险的机制大多是针对封闭经济设计的,对于开放经济的风险,我们的认识还不全面,对于如何防范开放经济的风险,还缺乏知识与经验,由此导致防范开放型经济风险的机制很不健全,甚至是严重滞后。这样一来,一旦遇到问题,通常的反应不是考虑如何完善风险防范机制,而是暂停开放进程甚至倒退,这样只会丧失发展机遇。当务之急应该是深入研究开放经济的风险形成机制,尽快完善适应开放型经济的风险防范机制。 3.怎样认识扩大出口与依靠内需的关系 与此相联系的一个问题是,如何看待依靠内需与扩大出口的关系。 作为一个大国,中国依靠内需来发展,无疑是正确的。但目前有一种模糊认识,即一提到依靠内需,似乎就要降低出口增长。实际上依靠内需并不意味着要减少出口,二者不是相互矛盾的关系,而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按照全球分工的要求配置资源,比局限于一国之内配置资源的效率更高,即使对大国而言也是如此。 劳动力丰富而其他资源相对短缺的基本国情,要求我国有必要通过大量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换取资源密集、技术密集产品的进口,以确保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二十多年来我国对外贸易产品结构的演化,已经体现了这一基本国情的要求。发挥我国的比较优势,专门为国际市场生产的大量劳动密集型产品,为我国扩大内需提供了多方面的支持:一是为国内产业升级提供了外汇;二是为进口国内短缺的资源、能源提供支付能力;三是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为扩大内需提供了购买力。因此,不能一遇到国际贸易磨擦或开放的风险,就对扩大出口的战略产生动摇,很多为国际市场生产的产品在国内是找不到有效需求的。扩大内需不是要放弃国际市场,而是要与扩大出口相互促进。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