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投资拉动走向何方 2004年经济政策评析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1月10日 14:45 《价值》 | |||||||||
□ 谢望波 2004年是中国经济形势、经济政策发生重大变化的一年,一面是经济指标数据快速攀升并且高企,另一面是经济政策转向紧缩,转眼间,前两年风头正劲的财政部长金人庆悄然退出媒体的“暴风眼”,而央行行长周小川立时成了媒体的“红人”。
经济形势与预警指标 经过多年来的扩张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2001年GDP由平稳转向抬头,毫无疑问,中国经济进入了新一轮的“景气循环”。 从2001年开始,国家统计局沿用国际通用做法,导入“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作为反映经济形势的指标。自此,CPI与GDP一样,成了中国宏观经济政策制定者和经济理论界最重视的风向标。CPI在连续多年下降后, 2002、2003年基本保持稳定(2003年1.2%,有点翘尾), 2004年上半年出现陡升,连续突破3%和5%,让经济政策制定者和经济理论界措手不及。 从统计社会商品、服务的“综合价格指数”来看,我国现行的CPI还只能算是其中的一个“先行指标”,它既不包括生产资料价格,也不包括房地产价格和有价证券价格。在2002、2003、2004年度,正是房地产、原材料、能源、动力的价格的快速上涨,大大刺激了固定资产投资,而此间CPI被认为 “变化不大”。到2004年7、8月,CPI急速上涨突破5%的警戒线,被解释成是“由于连续4年粮食减产导致粮价攀升造成的”——这似乎有将农业与其他产业隔离、相互不发生成本传递的意味。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在一个完善的市场经济体系中也许是适用的,因为它可以反映社会最终实现的有效需求与供给之间的关系。而中国是一个被投资增长拉动的“追赶型”市场经济体系,需求对价格的影响被投资的资产化过程所左右,对居民消费价格的影响是间接、滞后和积蓄性的,在反映有效需求与供给的关系中,中国的CPI有以点代面的嫌疑,而投资的资本化过程是中国经济中最活跃的部分。因此,中国现行的CPI的预警功能,相对于整个经济形势,存在着系统性的失真。 然而,对于政府而言,现行CPI即“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稳定,即能反映国民“安居乐业”,因此,这种统计属于“政府用途”的统计——谁能说经济统计不是经济政策的“一部分”呢?这促使我们有必要考量国家统计的服务对象。 即便如此,我们目前还只能使用这些数据。 结构性环境 虽然中国已经走出了计划经济体制,形成了公有经济主体与非公经济主体并存的市场化多元格局,但中国经济是“政府主导型”经济却是不争的事实。政府主导型经济的特点,就是社会总需求中包含大量的政府积极“创造的需求”。从中国半个世纪来宏观经济运行的经验来看,几次大规模经济总量的增长,几乎都属投资拉动型,其实质也就是政府财政、货币的扩张。而每次扩张的背后,都逃脱不了连绵几年的吸收、消化的艰难过程,由此看来,中国经济属于“反刍式增长”,张弛往复所得到的就是一种被理论界称为“结构性矛盾”的东西。而这个“结构性矛盾”反过来迫使中国经济必须要维持一个较高的增长速度,以舒缓被累积的、由经济结构错位引起的各种主体利益间的矛盾。虽然,各种经济体系下的政府经济行为都会“创造”需求,但任何需求最终是要被居民的需求转化为“有效需求”的。因此,政府 “创造的需求”是否能转化成为“有效需求”,应该是宏观经济能否健康发展的关键。
  [1]  [2]  [3]  [4]  [5]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