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济学人 > 《全球财经观察》2005 > 正文
 

解剖与集合竞争优势 以优势为本位的企业哲学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1月10日 10:10 《全球财经观察》

  以竞争优势为本位的企业观,将企业看成一个多维的、动态演化的优势集合,并且把它当作了一个不断自我更新的有机体。这既是一种意义深远的管理哲学,又是一种实用而有效的分析方法

  夏业良(经济学家、北京大学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公共政策研究所副所长)

  从竞争的意义上说,企业管理就是商战谋略的比拼,竞争是经济社会中的永恒主题,而竞争战略则是每一位企业家都必须思考并且反复思考和探究的根本问题。

  如今凡是关注企业管理的各类人士可能或多或少地了解一点哈佛大学教授、竞争战略大师迈克尔波特的竞争战略理论,但是迄今为止融合中西管理思想和战略分析并且针对中国场景的著述仍在摸索和形成之中。马浩博士的《竞争优势:解剖与集合》一书试图提出一套关于竞争优势的实质以及起因的综合性的分析框架。作者指出:一个企业如果希望获得持久的卓越经营绩效,它就必须不断获取、增强、更新它相对于其他企业的竞争优势。

  竞争优势从哪里来?如何发现并把握竞争优势?什么因素影响竞争优势的可持续性?一个企业的不同竞争优势如何产生互动作用?

  在美国得克萨斯大学奥斯丁校区攻读战略管理学博士学位期间,马浩领略到西方战略管理领域中的精华之美。经过8年的持续思考和潜心研究,作者创立了有关竞争优势综合性分析的SELECT框架和ARTS框架,并且积极倡导以竞争优势为本位的企业观——企业必须选择那些能够发挥其竞争优势的游戏,那些它可以取胜的游戏,企业应该被看作一个取胜的载体。

  作者坦言该书的要义与核心概念就是竞争优势。这本书的使命则在于迅速切入战略管理的诸多里程碑式的成就,整合不同学说、流派、视角和体系的精华。所谓SELECT框架是指从实质内涵(Substance)、表现形式(Expression)、定位所在(Locale)、影响作用(Effect)、起因缘由(Causes)和时间跨度(Time-Horizon)6个不同的侧面,进行竞争优势的解剖。

  而ARTS框架则从竞争优势的放大互动、更新和添续、取舍与平衡、持续与历久四个方面,考察竞争优势集合的构成与演化动态。作者相信中外管理实践的共性大于差异。事实上,古今中外竞争战略的精髓都有惊人的共通之处。所以过分强调中国的独特性而拒绝现代管理学研究的精华或否认中外管理实践所存共性的做法,都会无端地束缚中国管理者的想像力。

  作者突出了以竞争优势为本位的企业观,并且指出这种企业观可以用两个相关的基本分析框架来构建和表述:即解剖竞争优势和阐述企业优势集合的发展动态。竞争优势企业观的立足点在于:它将企业看成一个多维的、动态演化的优势集合,这种优势集合由同时存在并发生作用的多种不同竞争优势构成,它们交相互动、相互增强补充,由此及彼、相互激发催生。转瞬即逝的暂时优势可能变得持久,衰退消亡的优势可以被替代、更新。

  需要强调的是,优势本位企业观不仅将企业看作多重优势的集合,更重要的是它把这种优势集合当作了一个不断自我更新的有机体。优势本位企业观既是一种意义深远的管理哲学,又是一种实用而有效的分析方法。作为管理哲学,它将帮助企业把自己的视线和努力聚集于核心价值和独特的竞争优势。

  作者在“竞争优势的公共政策含义”一节中对自然垄断的肯定使我深感兴趣。他首先引用了加州洛杉矶大学教授理查德鲁梅尔特的一句名言——“消除垄断权利等于扼住创新的咽喉”,接着得出以下论断:除非政府给氧,否则效率低下的企业难以长期生存。如果创新者不能从自己的创新中获利,不能分享所创造的价值,那么创新的动力会大打折扣;如果一个取胜者不能得到奖赏,其取胜欲望就会大为降低。

  值得注意的是,在美国这样一个崇尚个体自由的国度,平均主义的声浪有时也会甚嚣尘上。公众和政府对优胜者和大企业的不信任与日俱增。早已不合时宜的反托拉斯法仍然被机械地沿用,作为惩罚优胜企业的利器。这种心态和做法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美国企业在全球市场上的行动能力和取胜机会。优胜企业通过自己的卓越能力和效率而获得的市场强权(market power,有时也被译为“市场势力”),也常常被指责为不公平竞争或利用不正当竞争优势的结果。

  此外作者有关运气就是竞争优势的分析也使我眼界大开。他把运气的作用进行了基本分类并且指出:运气也可以被认为是双向势力的交汇——一方面运气所代表的势力在寻找合适的代理人;另一方面,各种人和机构努力去寻求幸运的机会。二者相撞,则产生运气。具体到商业竞争,某些企业坐等天上掉馅饼,而另外一些企业则积极主动地寻求走运。作者具体分析了“纯粹的运气”、“有准备的运气”,并且提出依靠外部源头和内部机制走运。

  从整本书的写作来看,“马氏语言”的特色在于把企业竞争中的常见现象用通俗的民间语言加以表述,并且常常恰到好处地引用言简意赅的格言和著名论断。所采用的案例也相当鲜活,往往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

  联系编辑gloomy@gfo.cn

  编辑:陈锐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企业哲学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印度洋地震海啸
部分大豆色拉油不合格
杨振宁登记结婚
意甲在线足球经理游戏
2005新春购车完全手册
岁末年初汽车降价一览
2005年新春购房指南
2004地产网络营销盘点
天堂II 玩转港澳指南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