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思危林毅夫谈宏观经济发展和展望实录(4)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1月09日 17:01 新浪财经 | |||||||||
网友:我们现在有无必要保持这么高的外汇储备?人民币是否应该升值? 成思危:这个问题各方面的意见不一定完全一样,我只谈谈我个人的看法。理论上来说,一个国家的外汇储备,只要保持其三个月的外贸量就足够了。从我们国家来看,现在外贸量是一万亿,外汇储备达到2500亿应该就是一个合理的水平。可是现在到了5400亿,当然相对是比较高的。但是也应该看到我们原来的外汇储备很低,近几年增长的很快,有各方
由于外汇储备增长比较快,实际上对我们形成一个压力,为什么?因为进来一美元就得发行八块多人民币换一美元,所以对我们的压力是相当大的,所以引起一些要求人民币升值的议论。 我个人看法是这样的,实际上自从货币脱离了金本位和金汇兑本位制以后,货币实际上又是一个客观的参加价值,原来金本位是货币跟金子换,到后来金汇兑本位制,所有货币跟美元挂钩,美元和黄金挂钩,所以储存美元就等于储存黄金。1971年石油危机以后美元和黄金脱钩了,脱钩以后就没有一个衡量标准,靠什么来衡量?靠货币的购买力来衡量其价值,实际这并非一个客观的标准。而货币的购买力又有两类,一是国内购买力,二是国际购买力。实际汇率反映的是一国货币的国际购买力,在货币脱离了金本位和金汇兑本位制以后,国际汇率实际上是各国之间的博弈,也就是说如果希望增加出口,他就可能采取贬值的办法。从理论上来说,如果各国都是从全局利益考虑,可能会达到一个帕累托平衡,即大家都认为比较合理的汇率,但是遗憾的是没有一个国家会首先考虑全局利益,首先考虑的都是自己的利益,所以就产生了汇率之间的冲突。 比如说金融危机的时候,人民币受到了贬值的压力,现在则受到了升值的压力,这实际上都是某些国家从其国家利益考虑的,我们绝对不能受这些舆论左右。但是客观的说,我们确实应该看到,我们原来维持的所谓基本盯住美元的做法目前是有风险的。在美元是强势货币的时候没有关系,盯住它是有利的,但在美元逐渐减弱的情况下还这样盯住当然会造成一定的风险,比如外汇储备可能实际是贬值的,另外其它国家就可能要求你改变外汇的结算办法。目前我们的外贸90%是按美元结算的,这也是因为我们当年跟日本贸易的时候,按日元结算,结果日元一升值我们就吃很大的亏,所有后来90%都按美元结算。如果全按美元结算,买的和卖的一样,就不会不吃亏。但是欧洲和日本就吃亏了,他们就会要求你按照他们的货币来结算。所以我们现在就是要研究一个更合理的汇率形成机制。从短期来看,让它能够浮动的幅度更大一点,我们叫有管理的浮动汇率。但更重要的是要根据我们跟美国、欧洲、日本三方的贸易量来加权构成一个一篮子汇率,因为这样汇率变化对我们影响才不会很大,有一个相互抵消的作用。目前90%按美元结算,这个篮子没有什么效应,但是如果改变了结算币种,篮子效率就显得更加重要,这是一方面。 另一方面是消化更多的外汇储备,因为外汇储备过多并不是一个好现象,我刚刚说过我们的外汇储备超过合理值一倍以上,要适当的消化。怎么消化?现在也采取了一些措施,比如出国留学兑换美元的数量,从2000到2万美元;允许把个人财产合法合理的转移到国外;鼓励对国外投资的“走出去政策”,原来的审批额度是一百万,现在提高到三千万;还有鼓励境外旅游;增大对国外的采购,我们就和美国签了好几个采购合同。这些都是鼓励人们要花美元,要从各个方面来减压。 总的来说,一个是要通过减少储备减压,另一个是改变汇率的形成机制,而最终解决这个问题就要实现人民币的完全可自由兑换,而人民币的完全可自由兑换,我们已经在逐步的实现。1996年我们实现了在经常账户下的可自由兑换;现在资本账户下大概有一半左右实质上也已经实现了可自由兑换,剩下的那些要稳步的逐步的放开。我曾经跟蒙戴尔讨论过这个问题,蒙戴尔说2008年是最好的时机,因为那时候是奥运会。我说我不反对那是最好的时机,但是我担心到时候条件是否成熟,所谓条件成熟取决于两个方面,一个是国际上美元、欧元、日元之间实力的相对消长,另一个取决于我们外汇管理部门对外汇管理的能力。因为我强调只有管得住才能放得开,没有管得住的能力就不能随便放,否则一放就会出问题。所以,我觉得2008年可能急了一点,但是我想我们应该采取积极的态度推进人民币完全的可自由兑换,只有到那时我们才能真正解决现在的外汇储备、汇率等问题。当然目前央行说没有时间表,这也是不希望给人家一个期待,但是我想还是应该积极朝这个方向努力,这是我的看法。 林毅夫:这个我是完全同意成副委员长的分析,我只是做两点补充。第一点,人民币的完全可自由兑换,确实是像成副委员长所讲的必须管得住才能放得开,而管得住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我们国内一般居民对人民币的信心,如果大家有信心,那么去自由兑换的就很少,就容易管得住;如果没有信心,现在有将近20万亿的存款,如果当中有相当的比例想换成美元,那怎么样才能管得住?怎么样才能让我们对人民币有信心?这牵扯到刚才成副委员长所讲的金融体制改革和投资体制改革。我们现在银行体系的呆坏帐比例非常高,这是一部分,这部分还是必须靠财政来消化;另一部分是我们的各种欠帐很多,比如社保基金的欠账,这些问题如果不解决,很难使我们国内的人民币持有者对人民币有信心。他们如果没有信心,就有相当多人民币要兑换成外币,这样就会出现危机,这一点我完全赞成,即要管得住才能放得开,而要管得住,就必须加速解决国内很多改革过程中的问题。 第二点,关于汇率制度,到底是怎么样的汇率制度比较好,这是值得研究的。当然国外有一种理论是认为其实无所谓最优的汇率制度,自由兑换、完全固定和有管理的浮动都有各自的问题和好处。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状况也可能不一样。这里我引用现在国际货币资金组织的一个经济学家黄海州最近的一个研究。北大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十周年庆祝的时候,他写了这篇文章参加会议。他把发达国家和不发达国家分成两个集团,研究三种不同的汇率制度,一种是完全固定的,一种是有管理的浮动,还有一种是完全自由浮动,他研究两个指标,一个是经济增长率,另一个是经济增长率的波动。他发现对发达国家来说,哪种汇率制度对这两个指标其实都没有明显的影响;当然他发现完全自由兑换对发达国家来说,可能对经济增长率的影响稍微高一点,但是统计上并不显著。 而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像东亚和其他发展中国家,他发现,固定汇率和有管理的浮动是有利于经济增长率的。但是对于经济波动,不管用什么样的汇率制度都不影响。这可能牵涉到刚才成副委员长所讲的,我们作为发展中国家,如果是有管理的浮动汇率或者固定汇率,对对外贸易等各方面的预期就比稳定,有利于引进外资或者出口,这对经济增长是有好处的。根据这个研究,我觉得我们确实还是必须维持现在的汇率稳定,然后在有条件的时候根据外贸出口结构的改变,盯住一两种货币,但是不可能完全放开,主要还是在有管理的浮动这个范围之内。 主持人:我们平时也确实难得请到成副委员长和林教授,现在距离本次论坛结束大概还有几分钟。我们刚刚谈那么多,请两位展望一下,你们对2005年中国的经济大概有什么样的预期或者评价? 成思危:我觉得第一,2005年我们国家仍然是处在经济周期的上升阶段。因为经济周期一般来说是十年左右,我们从2002年开始到2005年,是处在一个上升的阶段,也就是说经济的增长率会和2004年持平,甚至稍高一点。我讲的是实际的增长率,我也统计过,政府工作报告宣布的增长率和实际的增长率是有区别的,例如去年我们政府定的是7%,但实际上达到了9.1%。我们还处在上升的阶段,但是不会上升得很快,因为有各种因素的考虑,包括宏观调控。 第二,我认为会继续稳固的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和金融体系改革,当然也包括国有企业改革。 第三,我相信按照中央以人为本的原则和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的进一步贯彻,人民的生活水平会有进一步的提高。 第四,通货膨胀率,我认为可以控制在4%以下,当然这个要取决于很多因素,但是有可能控制在4%以下,但同时也还是要防止出现通货紧缩的危险。 我对2005年的展望大概就是稳步前进。 林毅夫:成副委员长讲的几点我都完全同意。2005年像我前面分析的,消费增长在7%到8%,投资增长在15%左右,这么一算经济增长就会维持在9%,或者高一点的增长率应该也是没有问题的。只要没有太大货币政策上的失误,通货膨胀率应该是在4%以下。由于我们各个制造业部门实际上还存在着生产能力过剩的情形,有些还是比较严重,再加上前一轮也出现了局部的投资过热,在此状况下,也要防止通货紧缩可能又会出现。 在这次的宏观调控过程中,有一个现象大家比较关心,就是说好像这次宏观调控主要是在调控民营企业,社会上有不少讨论和关心。我想在最后的时候,谈谈我对这个问题的看法,确实在宏观调控当中,银行的贷款一掐紧以后很多民营企业就借不到钱了,这里面有几个因素:第一个因素是当我们加强对银行行为的治理后,就要求企业自有资金的比例增加,银行基于审慎的原则,要求也会提高,比如也会要求抵押,这两点对民营企业相当不利。我前面谈到大部分民营企业的投资主要还是靠贷款,自有资金储备不足,再加上民营企业可抵押的东西不多,造成银行行为规范以后他们被排除在外。宏观调控其实并不是针对民营企业,但是在这两个杠杆之下,民营企业就被排除在外了。 但是2005年和以后的经济要很好的发展,就要解决民营企业的融资问题。对自有资金的比例并不能因为是民营企业就不要求,因为如果自有资金的比例太低就容易出现投机性很强的情形,容易出现软约束的情形。为什么会出现软约束?如果我自有资金只有10%,90%以上跟银行借钱,等到我看项目不行的时候,把自己的10%拿走,剩下90%是银行的,是国家的。所以对民营企业并不能不要求自有资金的比例,但是确实由于民营企业是中小型的,它在向银行借款时不容易得到支持。我觉得要解决这个问题,还是要发展地区性中小银行,地区性中小金融机构,包括成副委员长常提到的创业基金,这样才能改善民营尤其是中小型民营企业的融资问题。而且如果真正这样做,从实际情形来看是很好的,比如说台州有两家地区性的中小银行,一个是泰斗,一个现在叫做台州市商业银行,他们90%以上的贷款都是给中小企业,基本不要求抵押贷款,而且呆坏帐的比例非常低。 2005年如果金融改革尤其是地区性中小银行发展上面能够往前迈出一步,大家对宏观调控针对民营企业的印象会有所改善,而且对于改善我们的经济增长质量、解决就业问题等都有很大的帮助。 主持人:谢谢两位,今天论坛到此结束。感谢参加并与我们交流的网友们,谢谢大家! [上一页]  [1]  [2]  [3]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