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成长:宏观调控不是打压经济 限制和扶持并重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1月06日 09:16 第一财经日报 | |||||||||
本报记者蔡臻欣 蔡一迪发自上海 “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是否会压抑中国经济?“稳健的货币政策和稳健的财政政策”又意味什么?带着这些投资人2005年最关心的问题,《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于日前采访了上海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有限公司的首席经济学家、杨成长博士。
《第一财经日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05年要“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许多券商的研究报告据此都认为,2005年宏观经济将因此受到压抑,你对此怎么看? 杨成长:首先,我们要明确的是,宏观调控要达到什么目的,解决哪些问题。现在普遍有一种误解,认为宏观调控是要把经济“打下来”。我的观点是,从2002年至今,整个经济形势是相当不错的,目前的主要任务是如何把这种好的局面维持下去,这是我们理解调控的关键。说当前经济形势好主要基于三个方面,一是所有资源都涨价了。这是一个好现象。其二是“三农”问题得到缓解。农产品价格大幅度上涨了。最后是国有企业、传统行业、老工业基地都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 当然也有需要调控的地方,这就是投资高增长与能源原材料供给的不平衡。从表面上看,这一轮投资增长比过去更耗能耗材了,中国重新又进入了重工业化时代(计划经济时代,我们曾经经历过资源扭曲配置下的重工业化时代)。这是无法避免的,目前的消费热点是房子、汽车,并由此拉动城市建设,这三个领域的投资都是耗能耗材的。 此外,全球制造业正在加速向中国转移,外商把生产能力转移到中国来,但是并没有把能源、原材料同时转移过来,这当然要形成缺口。国内的能源和原材料供给难以满足,必然要通过进口来解决。这又导致中国贸易结构的大变化,大量进口能源和原材料,引起全球关注。 《第一财经日报》:自2004年4月份以来的宏观调控,似乎并没有产生预想的效果。房价、大宗原材料价格仍然走高。这是什么原因? 杨成长:的确,2004年4月份的宏观调控力度是比较大的,信贷数量绝对下降。全年信贷增量是2.2万亿元,比2003年少增了5000多亿元。如果在过去,投资速度早就该降下来了。投资下来了,物价也会随之下降。在这一轮调控中,信贷数量调控没有明显奏效,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这轮高投资基本是市场导向型的,不像前几轮主要是体制扩张型的。前几轮投资高峰期过后,都市内都会留下不少“烂尾楼”。这一轮高投资到目前为止,不但没有出现“烂尾楼”,甚至基本消灭了过去的“烂尾楼”。整个投资推动的产业链条十分清楚。正因为投资从总体上来说是市场导向的,才导致中央和部分地区在对宏观调控的理解上出现了不一致。 其次,在这两年中国投资加速的同时,美元大幅度贬值。国际大宗原材料主要以美元标价,美元贬值,必然导致国际大宗原材料价格大幅走高。中国的投资拉动对国际大宗原材料的进口需求,和美元贬值形成了叠加的效用,推动国际大宗原材料价格的持续上涨。我们的调控只能管国内,管不了国际。国内投资即使有所下降,也未必能削弱得了美元强劲贬值对国际大宗原材料的推高作用。结果就是中国调控了,大宗原材料价格还是下不来。 第三,目前的调控措施偏重在控制供给上,需求并没有受多大影响。供给的限制和压缩反而会在一定时期内拉大供求缺口,导致价格的进一步上升。例如信贷收紧和升息后,上海的房价反而飙升,就是这种效应的具体体现。 《第一财经日报》:2005年的财政政策被定为“稳健的”,近几年首次出现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双稳健”的说法,这是不是要进一步压抑需求? 杨成长:在央行工作会议上,已经明确了2005年金融调控的基调,信贷增长为2.5万亿元,货币供应量保持15%。这表明今年行政式信贷数量调控力度将适度放松,限制和扶持并重是调控主基调。 实行宽松政策也有保障,就是近两年财政收入的大幅增长。财政有钱了,在支出方面肯定会加大力度,虽然在基建方面会减少投入,但在如扶贫、收入再分配、社会保障等方面会加大投入。有了宽松的财政环境,其他方面的改革力度就会加大,因为有人来支付改革的成本。改革主要在上游,目前最核心的改革在金融方面,其次是国有企业改革,另外就是能源、资源的保障问题,这是一个长期问题。增长模式改变了,消费升级了,进入耗能耗材的重工业时代了,能源也必须变成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