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段与脉络:一枚硬币的两面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2月29日 23:12 21世纪经济报道 | |||||||||
特约撰稿 庞瑞峰 新年的钟声已隐隐可闻,旧岁转瞬将成为历史。 当2004年像一幕大剧徐徐落幕、四周的灯光还未亮起之际,每个人激起的回想也许却各有不同。
普通温州人想到的也许是夏天到商场避暑、用小柴油机发电的情形;温州的老板们忆起的也许是去上海炒房、去山西炒煤或温州鞋在西班牙被焚之事;珠三角的私企老板们也许还为招不到足够的民工而遗憾;陕西、河北和河南的有些人也许不能释怀的是发生在他们那里的特大矿难。 是的,电荒、能源荒、民工荒和特大矿难构成了我们对2004年中国经济和社会记忆的一部wv 。同样构成我们对2004年记忆的关键词还包括:油价大涨、人民币升值、国际热钱、反倾销…… 通过对这些曾经打动我们,让我们为之奔走、兴奋、焦虑或无奈的关键事件和名词的重新回放和梳理,也许能让我们更深刻地记住和理解2004年的中国经济,理解正在行进中的中国。 (一) 从经济发展的脉络上,2004年是一个承上启下的年份。 中国经济按照预先设定的轨道高速前行。经济体制变革、各产业开放、外资市场准入等,方向早已大定。这一年内,中央除继续强调实施宏观调控政策,以及强化有关“三农”政策外,事关全局的重大经济政策出台的并不多。 对于一个健康增长的经济体而言,重要的也许不是新政迭出,而是能够沿着预先谋定的轨道——如果路径足够清晰和正确——沿着深度和广度向前推进。 2004年,中国经济正因此而显示出自己的一大特点。宏观层面虽然似乎值得铭记的大事殊少,但是中观和微观层面却发生了很多意味深长之事。这些中观、微观之事又强化了一个宏观判断:在世界经济体系的大格局中,中国正在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 “世界工厂”或“中国威胁论”——有些国家对中国这种地位变化的看法或担忧——在持续几年后,至今已了无新意。去年官方就给出很好的说法,称中国是和平崛起。2004年没有改变这一结论,而是强化了这一结论。 这一年,中国进出口总额将超过万亿美元以上、排名上升到全球第三,仅次于美国和日本。从2002年起,中国就取代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外商直接投资(FDI)输入国。 具体而微的例子或许能让我们印象更为深刻。 2004年岁末,联想集团以17.5亿美元并购了IBM的全球PC部门。IBM是PC鼻祖,至今仍然是IT业强人。1981年蓝色巨人下线全球第一台PC时,那时候联想还远未诞生。但是二十多年以后,它被来自于中国的Lenovo收入囊中。 更大的一桩跨国并购还在洽谈之中。中国五矿集团准备以超过50亿美元的代价,买下加拿大最大的矿业公司——诺兰达铝业公司,因为看中了它拥有的铜、镍、锌和铝等矿产资源。 这两桩跨国大并购发生在2004年,并不是中国企业的非理性冲动。当两家公司几乎都押上全部家当去做收购时,也远非试探之举。其实,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序曲是从海尔的一些尝试开始的,去年TCL并购了法国汤姆逊公司,就已经迈出了更大的一步。 联想和五矿之举,表明奉行“走出去战略”的中国企业已不仅是星星之火。 联想期待是更大的国际生存空间,把PC市场从亚太区扩张到全球市场。五矿着眼于国际市场争夺资源性矿产的控制权。它们传达出来的强烈信号还表明,中国的企业有能力去拓展国际生存空间,有能力从国际市场直接争夺矿产和能源性资源的控制权。 当然,这种拓展国际生存空间和争夺基础性资源的努力才算有了一个很好的开始。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提升和对国际市场的依赖,这种活动将会变得更为频繁。 (二) 如果说中国经济抢眼的国际表现是硬币之一面,中国国内经济持续、强劲的增长就是硬币的另一面。 这种判断也将让我们更容易理解发生在2004年一些似乎并不相关的事件。比如为什么会出现电荒、能源荒、矿难和民工荒;比如为什么国家石油储备战略、能源安全成了这一年度的产经热门话题。 2004年发生的电荒和能源供应紧张问题,正是由于中国经济快速增长,从而导致对电力、石油、煤等基础性能源的旺盛需求,出现供应短缺局面。所以,在经济发达省份如浙江、江苏诸省,电荒现象尤为严重。 电力短缺总不能从国际市场直接进口,缺电就要想办法发电。 2004年,关于电力是有两道值得记取的风景。一道是有官方色彩的,不少省份负责人忙着跑部委要电厂项目,银行则争着贷款给电厂项目;一道是具民间色彩的,浙江东南的有些城市到了夏天路灯只开一半,或者全部关掉,柴油发电机一度脱销。 当然,我们也由此获得一个角度剖析2004年高发的煤矿矿难。当煤成为一种供不应求的商品后,无论是国有煤矿还是私人小煤窑,在看得见的利益驱动下,谁能保证对看不见的危险做到全力防范? 而且,没有哪一年会像2004年这样,石油战略会被高层如此关注。这一年,国际油价保持了十多个月的上升势头,至今仍盘旋于高位。中国全年进口石油总量预计将达到1.2亿吨,对外依存度超过40%。 国际油价高高在上,国内需求却连年激增,最终导致一年高过一年的石油进口狂潮。 目前中国已稳居全球第二大石油进口国。石油供应不再是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而是成了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所以,在这一年内,国家能源安全战略、石油储备制度等成了产业界的热门话题。讨论之深,有些人已经开始关注起马六甲海峡石油通道的问题。 由此也不难理解11月份胡锦涛书记访问拉美四国。除其他外交上的策略考虑外,他率能源智囊团出访,分别和巴西、阿根廷等国签订石油、铝土、铁矿砂等供应合同,也是旨在拓展海外空间,从国际市场获取能源和基础性资源。 在能源紧张和油价上涨的微观层面,这一年过去后,它留给我们的不止是新鲜的记忆。事实上,它影响到了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 在纽约WTI原油期货价格节节上涨时,10月中旬,很多人就跑到加油站抢购油票,以至于北京、四川多地的油票脱销。因为今年国际油价持续上涨时,国家发改委已三次上调了汽油、柴油的零售价。 汽车经销商们也许不明白伊拉克或墨西哥的输油管道爆炸与国内油价上涨有什么关系,但这显然影响了他们的汽车销售;出租司机也许不清楚纽约WTI原油期货和欧洲布伦特原油期货,但他们知道,油价一涨,运营成本提高了。 总之,在这一年,中国也变得更加依赖于世界经济体系。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融合与互动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同时前进。这构成了2004年中国经济另一大鲜明特点。 芝加哥期货交易所大豆价格的起伏,或欧洲布伦特原油期货的一点波动,都会迅速传递到国内;国际资本市场的风云变幻,可能会直接影响到中国一家企业的融资策略。中国融入世界的经济化进程正在加快。 即使身为普通一员,我们也能深刻地感受到发生在身边的变化。 三 实际上,中国在决定实施改革开放之日起,这种融合已经开始。这一进程中,2004年是趋向纵深的一年。其间固然充满机遇,深层次的问题或摩擦也相伴而行。 这一年,人民币会不会升值似乎一直是热度不减的财经话题。有些国际观察家固执地相信,以中国目前的经济实力和人民币的购买力,人民币被严重低估。于是,与此话题相关的,我们又熟悉了两大名词:国际炒家和国际热钱。 据说有上千亿美元的热钱以各种渠道进入中国,狂赌人民币升值。外管局加强外汇管理以及严厉打击洗钱的举措,成了这一年中金融领域引人注目的新闻。有些普通老百姓悄悄将手中的美元换成了人民币,倒卖美元的“黄牛”生意开始冷清。 中国企业遭遇反倾销指控,倒不是在2004年首次遇到。但是,这一年里,中国企业遭到反倾销指控的行业和件数,却超过历年。这其中,还包括一些可能不太愉快的回忆,比如9月份的温州鞋西班牙被烧事件。 也许,这些都是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深度融合与互动过程中的一种必然和代价。 2004年内,发生的一些事件也表明,中国企业需要学会熟悉规则、敬畏规则,并要善于利用规则。 这一年的岁末,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除了联想收购IBM的PC部门外,还先后发生了创维老总黄宏生香港被拘、中航油在新加坡炒期货巨亏等事件。一个媒体人士说,他从事新闻这么多年,从没有见过短时期内连续爆出如此多的重磅新闻。 三起事件密集发生,是有丰富含义的。这三家企业分别属于IT、家电和石油行业,却均不是在中国大陆挂牌的上市公司,所涉背景又与国际资本市场和期货市场相关,说明中国融入世界进程的加深。 但是,它也昭示出如何对待规则的重要性。 联想善加利用了国际资本市场的游戏规则,完成了“蛇吞象”式的大并购;陈久霖无视国内关于境外期货交易,以及新加坡交易所有关信息披露、内幕交易的相关规定,不但导致中航油惨败,而且丑闻缠身。在国内家电业有名如黄宏生者,也会因涉嫌违规而被拘,闹了个灰头土脸。 从国家层面看,也同样需要熟悉、敬畏,乃至利用相应的规则。目前,中国也开始合理运用WTO规则,对有些国家的产品开始提起反倾销调查。当然,这种努力开始才不久,可供提高的余地也很多。 比如说,2004年,国内要进口更多的石油是一个不可扭转的趋势。如果中国担心油价要上涨,在年初国际油价处于低位时,哪怕是从国际市场只买下相当于总进口量的1/6,即2000万吨的原油期货,做套期保值,也会节省下近百亿美元。 陈久霖做石油期货明赔了5.5亿美元,举国哗然。每年中国从国际市场上高位买油,暗亏了多少,却很少有人关注。希望明年年终回眸时,这些不会再是遗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