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济学人 > 正文
 

张维迎:中国未来20年挑战大于机遇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2月28日 20:59 国际先驱导报

  北京大学光华经济管理学院常务副院长 张维迎

  国际先驱导报文章 在过去的20年里,随着中国改革开放,世界给中国提供的机会多于挑战,但未来的20年可能是挑战大于机会。这么讲是因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源泉正在发生一个重要的转变。可以说到目前为止,中国的经济增长主要靠的是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过去的25年主要是靠放开市场、废除计划管制导致资源的自由流动。这种自由流动加上要素在全
世界范围内的最优配制的实现,导致了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但这种增长的源泉正在逐渐变弱。我自己判断,十年之后中国经济一定转向以生产效率为主的增长,主要依靠技术进步。

  我打一个比方,像一个社团只有四个人,两男两女,男的一个80岁,一个20岁,女的也是一样。计划经济是什么?计划经济就是这两男两女,80岁的老太太和20岁的小伙子结婚,让80岁的老头跟20岁的小姑娘结婚,这是没有生育能力的。改革就是重组这个家庭,老太太和小伙子离婚了,小伙子和小姑娘结婚就可以有生育能力,这就是我们过去20几年增长的源泉。在配制效率的情况下,只要有自由就会有增长。

  我在用另外一个比喻。配置效率,过去中国的企业家找到一个洞,钻进去,坐在那儿,就成了菩萨。而未来所有的洞都被人家添满了,你在人家那里戳一个洞,然后坐进去,看你能不能成为菩萨?所以之前是机遇大于挑战,而现在是挑战大于机遇。

  制造业方面,我们的劳动生产率是美国的六分之一,劳动力的有效工资是美国的四十二分之一,这是我们的优势。这个优势会随着全球化劳动形势的形成,高素质的劳动力的全球化而消失。如果中国不能在现在未雨绸缪,在提高生产效率上面下功夫,那么未来中国就会落入日本现在的情况,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在制造业成本方面竞争不过发展中国家,在高科技方面竞争不过美国,只能被放在路的中间。要完成这个转变,非常重要的一个挑战就是中国企业面临的挑战。如果中国的企业制度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如果重要的企业家不能够有一个长远的预期,为做强、做大一个企业而努力;如果中国企业家没有很好的整合能力,那么我想中国未来的经济增长还是非常令人担忧的。

  链接:

  张维迎: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副院长、经济学教授,北京大学工商管理研究所所长,同时兼任牛津大学现代中国研究中心研究员。1984-90在体改委工作期间,在国家级杂志上发表数十篇有广泛影响的论文,是国内最早提出并系统论证双轨制价格改革思路的学者。

  张维迎教授的企业理论及有关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研究成果在国内外学术界、中国政府有关部门和企业界有广泛影响,被公认为中国经济学界企业理论的权威. 据对国内最权威的经济学杂志《经济研究》1995-1997年间论文引证统计,张维迎教授的论文被引证的次数排名第一。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张维迎新闻




新浪财经24小时热门新闻排行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电影《天下无贼》公映
杨振宁登记结婚
健力宝事件资本谜局
意甲在线足球经理游戏
年底多款国产新车上市
网友幽默汽车贴图欣赏
经济适用房该怎么买
精彩家装图片选
天堂II 玩转港澳指南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