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济学人 > 正文
 

穿越宏观调控迷雾(2)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2月19日 10:51 中国经营报
  此前官方与学界的观点还认为,今年CPI会是“前高后低”,“3%就是高点”,而且,绝大多数人认为“物价不会继续上涨”。产生这个错误判断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对就业的关注度还远远不够。

  很多人之所以有这样的判断,往往是因为忽视了中国自己的国情。中国的CPI指数既受投资膨胀、农产品价格影响,也受到对外贸易以及生产要素价格的影响,比如原油价格。

  要素市场化严重滞后

  中国经济最强大的推动力是源于一个深层次的背景,这就是中国的“要素市场化”进程严重滞后,这是一个缺陷,但也是一个机会。当劳动力价格过低,并得不到彻底改变时,市场自身就不能对投资冲动进行有效抑制,经济发展就永远走不出计划的“迷宫”。

  地方政府还有民营企业可能都会有极深的体会:包括土地、资金、劳动力在内的生产要素价格,在中国被严重低估了。

  中国劳动力价格过去一直被认为是一个决定性的因素。如果承认这一点,那么价格本应因逐渐增高的消费物价而升值,但事实并不是这样。说到底,中国的劳动力价格是畸形的低价。就业率的背后是人的尊严,通胀率的背后是资源垄断,社会由此发生“两极分化”。

  与此同时,导致要素价格被严重低估的核心原因是要素的市场化程度太低:我们的土地一级市场被政府垄断;人民币存贷款利率和汇率受到央行控制;政府保护职能的缺位,多年严重的通货紧缩,这些都使得劳动力市场无法实现真正的市场化。换言之,资源价格全是政府确定,这一切均使生产要素的价格不能真实地反映其稀缺性,而严重偏离市场均衡价格。

  实际上,生产力的市场化改革是“十六大”完善市场经济的着力点。中央高层领导曾经多次指出,“必须解决经济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保障国民经济又快又好地发展。”

  土地管理方式改革、资金市场化、劳动力保护和资源市场化已经或者正在被纳入长期的政策重点,这必然会对要素价格、对物价总水平产生影响,从而进一步推进就业。

  对此,外部因素的影响也有强烈的反应。在过去一年内,纽约期货交易所原油期货的震幅达到90%,最重要的原因有三:其一,原油需求由于工业深加工的异地化、全球化而快速增长;其二,近乎疯狂的期货投机导致的“市场溢价”;其三,美国超发的、且没有真实财富背景的纸币大量投放于国际市场。

  对于基础经济,货币的作用至关重要,这是任何动力均不能替代的内容。

  对此,我们完全可以做一推论,今年以来的石油价格投机,其真正根源并不在于产品的供应不足,而是由于西方某一主要货币本身的“泡沫”所引发。

  由于多种货币的存在以及中国贸易总量的规模,当前全球的贸易体制有可能会面临一次相当级别的市场变革。因为,当原油的“崛起”替代了贵金属的“本位地位”后,资源紧张就成了全世界的问题。

  经济学认为,在绝大多数经济体系中,CPI指数将受食品以及能源的强烈影响。比如,美国国债的收益率也一直与石油价格呈现“负相关”的关系。

  要素价格低估将成历史

  虽然劳动力短缺不可能成为一个长期现象,但今年出现的“民工荒”折射出我国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开始出现变化,这是一个好现象,它将促进劳动力价格向其真实价值靠拢。其他要素价格亦然。

  在一切资源之中,人力资源最重要。

  当自然资源不足时,市场会起到调节作用——人们将学会节约,并很快找到替代品。问题是我们现在的经济发展过于消耗资源,人类自己的浪费行为导致了资源相对紧张。

  因此,如果说资源不足将导致经济出现问题,那就不仅仅是制度的问题,不仅仅是因为过于依赖消耗资源的经济发展制度不符合经济发展的需要。

  西方国家的人力资源、特别是具创造力的“人力资源枯竭”比自然资源的枯竭更加可怕。2004年10月,西欧某国的商人为了三美元的差价,放火烧掉了成批成批的中国鞋子,鞋子只是表面问题,深层次的原因是人力资源的竞争。

  其实,从去年下半年开始,中国已经开始出现了全国性的“民工荒”,并导致劳动力价格的上涨。

  最近,浙江省在酝酿调高最低工资标准,上调幅度为15%~20%左右。珠三角地区和苏锡杭等地企业已相继调高了民工工资,幅度在10%~30%之间。

  目前民工工资上涨只是劳动力价值调整的一个开始,笔者预计,其调整的幅度会比较大,时间将比较长,范围也有可能比较广。“中国人工不值钱”的时代将成为一段不光彩的历史。

  与此同时,利率和汇率的市场化也将使明年的“资金价格”有所上升。

  人民币利率和汇率的市场化改革是中国深化改革、改善投资环境的必然结果,本是宏观调控主题中应有之意,何时实现只是时间问题。

  10月28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上调金融机构存贷款基准利率,同时放宽人民币贷款利率浮动区间和允许人民币存款利率下浮。这个决定本在情理之中,时机却在意料之外。但无论如何,人民币利率市场化终于迈出了重要一步。

  不论是从维护国家利益角度,还是从外部条件看,2005年最应该、也最适合对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进行适度改革。

  综合经济总体运行情况分析,改革的结果不一定只是人民币资金价格(包括利率和汇率)都有所上升,也有可能会下降。如果明年的土地、劳动力、资源和资金等要素价格继续上涨,那么,人民币的坚挺就是一种比较实惠的选择。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宏观调控新闻




新浪财经24小时热门新闻排行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彩 信 专 题
圣诞节
圣诞和弦铃声专题
3DMM
养眼到你喷血为止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