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宏观调控迷雾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2月19日 10:51 中国经营报 | |||||||||
作者:缥缈 引子 回首2004年,中国经济事件的重中之重当推始于今年春末夏初的宏观调控。而对宏观调控的看法也有两种不同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宏观调控很有必要,非常及时。正因为中央政府及时采取调控措施,将一些已经明显偏热的行业降温,才使我们又一次避免了经济的大起大落,这也为中国经济的长期持续稳定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此番宏观调控其实没有必要,既然我们搞的是市场经济,那么,企业投不投资,往哪些行业投资,都是企业自己的事情,政府没有必要站出来干预。政府动不动就出手,还叫什么市场经济? 实际上,中国国情决定了本轮宏观调控的意义所在。中国经济以此为契机,必将发生深刻的改变。 行政调控不可替代 市场与社会制度是存在固有缺陷的,如果没有外部干预,市场经济必然发生“当前与长远”、“自己与他人”、“效率与公平”的冲突。因此,对于不公平、不均衡的问题不能听之任之,国家行政的调控力也无人可以取代。 近期以来,政府本身越来越趋向于成为一个纯粹的“财经内阁”。 但是,由于中国市场经济的体制框架并未构建完成,所以,它需要更为扎实的基础、进行众多技术性的调整。党的十六大对此定义为“完善市场经济体制”,而非小修小补。 新一届政府更是一个有主见的政府,这不仅体现于政府在既有的体制框架内,也体现在平衡以及协调各方利益、推动国家发展体制的进一步完善;体现在新一届政府执政能力的提高;体现在建立一个更有力、更公平、更廉洁的公务人员的行政体制。 稍远一点的目标则是行政决策体制的改革,转变政府职能,改进经济管理方式方法,全面推进依法行政。 事实上,中国经济发展不仅看中央,更主要的是看地方经济、看中国城市;而中国的行政改革则主要是看各地方的省长和市长。 人口(不含流动人口)规模在100万以上的大城市,中国共有160个。这些城市的开发权,一直都“委托”给了各省的省长、各市的市长,中央只是负责下达国内生产总值(GDP)年增长率7%左右的硬指标。其结果就是,中国任何一个省、任何一个大城市的发展计划都有可能关系到全局,这些发展计划的完整程度,早已不像一个城市而像一个中型的“国家”。 我们现在站在2004年的岁末回首宏观调控全过程,其实此前的2003年也并非风平浪静。 2003年春节,大年三十,在辽宁省阜新市的煤矿井下,温家宝总理与煤矿工人一起吃饺子过年。据报道,温家宝对矿工们说:“我一直想和煤矿工人一起在井下过一个春节。今天,这个愿望终于实现了。老工业基地、老矿区的职工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党和人民是不会忘记的。” 阜新市是我国“国家级”的特困城市,温总理下矿井其中所昭示的政策选择已经不言而喻。对此,最简单的解读是,新一届政府将要动用更为主动性的经济手段解决中国失业以及失业所带来的城市贫困问题。 治理通胀与提高就业如何兼顾? 近年来,中国严重的失业以及城市贫困问题正在得到最大限度的缓解。全社会已具备了由“增长与效率”转变为“公平与效率”的社会基本条件,而“完善市场经济”的目标也得到全党、全社会的认同。 城市失业人口与农村人口的贫困化成为考验新一届政府的首要课题。但是,发展经济,钱从何来? 根据目前公布的失业状况统计,我国城镇登记失业率只有4.3%。与世界上许多国家比较这一比率并不高,但是,如果把至今还没有工作的大量国有企业的下岗职工计算进去,估计实际失业率已达8%左右。与世界其他国家比较,这一比例相当严重基至非常危险。如果再把国有企业还需要减员增效的多余职工即隐性失业的部分包括进去,失业率还可能更高。另外,我国农村还有上亿人的多余劳动力亟待就业,城镇每年还有1000万左右新增劳动力面临政府的安置与就业。 这对社会稳定的威胁相当大,同时也决定了政府必须在就业政策方面有所作为。 自2003年开始,我国的物价走势便是全球密切关注的焦点,据测算,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短期的波动区间应是3%~5%的增幅。 进入2004年,继6月份CPI达到5%,7、8、9三个月CPI都超过5%——CPI连续4个月突破5%,闯过了“国际警戒线”。
  [1]  [2]  [3]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