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分析中需重视的几个问题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2月16日 20:54 中国经济时报 | |||||||||
-专家建言-任兴洲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简称CPI,是通过一组代表性消费商品及服务项目的价格水平变动,反映居民家庭所购买的消费品及服务的价格水平变动情况的相对数。它是宏观经济分析和决策的重要指标,因此,各国政府都重视对这一指标的统计和研究。目前,在我国CPI的统计和分析中,有几个问题需要重视并进行认真研究。
应重视对我国核心CPI的分析和研究 近十几年来,一些发达国家政府的统计部门公布了一种核心价格指数,是政府和经济界分析价格水平和宏观经济形势的一个重要指标。其基本含义,是扣除了食品和能源特别是石油等项目后的商品和服务的价格指数,目的是为了更真实地反映一国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对比关系。因为,食品和能源价格最容易受自然气候或国际政治经济因素的影响而出现剧烈的、非正常的波动,从而推动价格总水平的较大波动,而这种波动实际上并不代表市场总供求关系的实质性变动。核心价格指数中又分为核心消费价格指数Core CPI和核心生产价格指数Core PPI。对核心消费价格指数的分析,有助于更真实和准确地分析一国或地区的总供求关系及其动态变化,从而有助于对宏观形势作出比较准确的判断,进而作出更加符合实际的政策选择。 粮食价格较大幅度上涨带动食品价格上涨,从而引发CPI涨幅较高,是我国自2003年第四季度以来CPI涨幅偏高的主要特征。但如果根据核心CPI指标分析方法进行分析,此轮的核心消费者价格指数Core CPI并不算高见附图。 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分析,由于食品在现行的CPI统计中占较高的权重33.6%,更有必要分析核心CPI的状况,否则,如果仅从CPI的较高涨幅就判断物价水平的全面上涨或通货膨胀已经出现,就会直接影响不同的宏观调控政策的选择和实施,进而对经济走势产生影响。 应重视对经济增长水平与CPI指数之间关系的研究 许多国家经济发展的经验表明,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一国经济增长与其CPI总水平之间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一般规律是,在经济繁荣期,由于市场投资需求旺盛,从而会拉动投资品的价格上涨,一部分投资又通过劳动报酬方式转化为消费需求,进而使消费品或服务价格水平相应上升;而在经济萧条时期,由于投资和消费需求的下降,价格总水平也会有所回落。在这样的一般规律下,追求持续的经济高增长和低价格水平的一致性只能是一种理想分析,但事实上很难实现。 自1998年以来,我国经济基本上保持了较快的增长势头,而CPI总水平则一直比较低。这种状况有其特殊的原因和背景,例如,一方面,近年来粮食价格一直在低水平徘徊,导致食品价格较低,在较大程度上影响了CPI的总水平;另一方面,消费品供求进入全面的“买方市场”,居民收入,特别是低收入者的收入增长速度放慢,而高收入者边际消费倾向较低,加上居民预期的自我保障支出增加,消费倾向降低,导致市场即期消费需求下降,也影响了CPI的水平,等等。高经济增长水平和低CPI上涨状况不可能较长时期地维持。当经济持续增长,价格总水平必然依其规律发生变动。在我国现阶段,经济增长与价格总水平之间,究竟应有什么样的对应关系?如何正确看待我国的CPI水平变动,居民对CPI的现实承受能力如何?根据CPI变动如何确定宏观调控措施?这些都需要认真研究。这一研究不仅对目前CPI总水平的变动分析和政策选择有意义,而且从长远来看,对正确分析我国的经济形势,提高宏观调控的水平也将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应重视CPI上涨与城市低收入群体关系的研究 由于CPI指数分析能够总体上反映居民消费品和相关服务的价格水平变动,因此,这一指标也最能反映价格变动对居民生活的影响。在我国,CPI的上涨无疑对低收入者生活的影响更大,因为,这一群体消费支出中较大部分用于食品等一般生活必需品的消费支出,特别是在我国食品价格占CPI统计权重较大的情况下更是如此。因而,分析CPI的变动,必须考虑其对低收入群体生活的影响。但是,又不能仅仅以低收入者的承受程度来分析和判断CPI变动的合理性,而是应该比较全面地考察对整个经济的影响和社会上一般收入者的承受能力。CPI上涨对于低收入者的影响,从短期看应通过政府的临时补贴措施和特殊救助手段解决,从较长时期看有赖于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当然,对于不同的收入群体对CPI变动的承受力究竟如何,还应通过长期系统地跟踪分析研究方可得出一般规律。因此,由有关部门编制社会不同收入群体的CPI指数是很有必要的。 重新审视CPI统计中价格“翘尾”因素的影响和局限性 以上年价格为100,统计当年的价格与上年价格相比的变动幅度,被称之为同比价格指数,这种方法可以比较直观地考察即期价格变动的幅度。然而,这种统计方法容易产生所谓“翘尾”因素。例如,上年的前9个月价格指数较低,而在第10个月以后升高,那么,在下一年的前9个月的同比涨幅都将比较高因为上年基数较低,直到第10个月涨幅才会相应下落。这种统计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夸大即期价格变动程度的问题。目前我国在分析CPI变动时,较多采用这种统计方法。由于2003年CPI涨幅从第四季度开始升高,因此在2004年前三个季度,价格“翘尾”影响程度比较大,因此反映出来的CPI同比涨幅较高翘尾影响占70%左右。这种统计方法有明显的局限性,它不能完全真实地反映即期新涨价因素,因而依据这种统计也会得出不尽真实的分析结论。因此,在价格分析中,需要通过对各月的价格环比进行统计和分析,以剔除“翘尾”的影响环比中还应注意分析季节性因素。建议在分析CPI变动中应充分考虑这一局限因素。 在分析CPI基础上综合观察各种经济指标,准确预测宏观经济形势 毫无疑问,CPI总水平及其动态指数是国际上通用的宏观经济分析的重要指标,以此可对一国或地区的总供求状况、居民消费状况和经济形势作出基本判断。然而,CPI并不是唯一的指标。由于不同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居民生活消费水平、恩格尔系数,以及CPI统计中的消费品和服务的类别以及权重不尽相同,都会对CPI的统计和分析产生影响。因此,仅仅通过CPI水平和动态指数来分析宏观形势,并以此作出相应的宏观调控政策选择,则难免会失之偏颇。尤其在我国,宏观形势中有各种错综复杂的因素在起作用。在分析中除需观察CPI变动之外,还应综合考虑和观察其它一些经济指标的变动情况,将当前指标和历史数据结合分析。这样,才能更准确地判断宏观经济形势,预测发展趋势,从而作出更加符合实际的判断和政策选择。 (作者单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