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投资为何还如此高增长
从一季度的数据来看,房地产投资同比增长34.1%,高于25%的平均投资增长。在严厉的宏观调控措施下,房地产投资为何还会出现如此高增长?
高投资会导致经济过热。当过多的投资推动总需求上升时,通胀就处在高水平位置。中国经济增长已经达到均衡水平,过度的投资会增加货币供应量,出现过度的经济增长,从而转变为通胀压力。
在“十二五”规划中,中央已经把经济增长的速度下调一个百分点,因为在短期内,中国如果推动过高的经济增长,将加大通胀压力。
但是在严厉的宏观调控措施下,房地产投资为何还会出现如此高增长?
这个问题值得提出来。最简单的理解就是:银行要给房地产商贷款。地方政府连同银行都没有严格按照调控政策执行。从一季度的数据来看,房地产投资同比增长34.1%,高于25%的平均投资增长。这个数据表明,银行的限贷政策没有落实。
房地产领域的高调资金投入,还有一个流入的路径值得关注,就是一些中小企业的资金也大量流入房地产等非主业领域。
不是中小企业贷款难吗?这个是客观存在的,存贷比也限制了银行动用资金的能力,无法将偏好转向风险大、成本高的中小企业。
与此同时,由于人民币升值、贸易摩擦等问题,不少东部中小企业从出口贸易中获利越来越薄,于是逐渐放弃自己的主营业务,将大笔资金投入房地产,“接力”房地产利益链。2005年房地产大涨说明很多人之前已进入这个领域。
这令人生疑:转行到从未涉足、且不甚了解的领域做生意,是否应该获得贷款?银行不能因为是中小企业贷款而放款,风险才是银行贷款的重要参考。
还有一个亲耳听闻的温州“买房经”:先从小额信贷公司借一笔钱全款购房,再向银行做房产抵押贷款,用银行的钱偿还小额信贷公司的贷款。期间不过一个月的时间。
风险管理,是企业和银行都要重视的流程。面对盲目扩张的企业,银行要认清,这种扩张是否是一个常态的形势。政策支持下的扩张是短期的,但是企业扩张后每年都需要大量资金,银行未来能否有力量承担?
小额信贷公司是典型的草根金融,最初的设计是为了解决中小企业贷款难题。但现实中,这种金融机构为追求高利润,没有发挥应发挥的作用,与设计初衷背道而驰。而银监会过去也对金融机构的监管不到位,任由小额信贷公司利用资本金违规放贷。资金当月放出次月收回,一年之内可周转十几次,粗算也有十几亿,制造购买力,也形成非同一般的流动性。
这些例子其实并不能代表全部事实,但是在偶然的情况下,随手就能抓几个如此典型的例子,说明中小企业贷款难的问题需要细化。不能否认有不少做实体经济的中小企业真正缺乏资金,这就需要银行的信贷额度着重偏向中小企业,并确定贷款最终流向哪里,防范中小企业将贷款最终投入房地产,这是银行的审查责任。
但是事实证明,银行的贷款审查并不到位。在高收益的贷款回报中,银行满足了自身扩张的需求。一般银行赚取40%或60%的利润,主要靠规模扩大带来的利差。这是一个不小的放贷动力。同时,体制下的短视行为也成为银行盲目扩张的推力。对一个银行行长来说,在任期不过当下数年,这期间的业绩、评估不仅和薪资挂钩,也影响到未来的升官仕途。
这些短视行为,将最理性、最保守的银行,塑造出不负责任、制造风险的形象。而银行短存长贷、资金错配的特点,使得扩张模式带来的风险不会在今天显现,而在未来发生。
(作者系中国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首席总裁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