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通胀压力?
文 / 樊 纲
通胀压力是输入性的
2010年中国经济GDP有望实现10%以上的增长,2011年GDP也会保持在8%~9%的水平。这个预期能够说明,中国经济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虽然是通货膨胀,但经济还没有热到足够导致高通胀的程度。
很难用宏观经济过热来解释中国目前面临的价格上涨。中国经济增长虽然强劲,但与通胀率的增长幅度并不成正比。既然价格上涨不是由全面过热引起,也就不需要全面严厉的紧缩政策。
价格上涨也很难用国内食品市场供需来解释,今年仍是一个丰收年,秋粮达到历史最高产量,国内大宗商品供求关系较为稳定。因此目前中国的通胀主要还是由国际粮价大幅上涨引起的输入性通胀。
此外,预期也推动了国内通胀。美国第二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出台后,世界流动性增加预期就形成了,紧接着形成中国外汇资本流入预期,从而导致通胀预期增大,这也会影响国内价格,而这在一定意义上也是输入性的。
中国不会出现像2006年-2008年那样的高额通货膨胀,世界粮价涨价没有那时剧烈,而且世界经济流动性也没有那时强。即便美国实行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流出的货币也不会很多,因为如今货币周转速度已经大大减慢,这对于政府目前控制通胀的政策调整,是一个利好消息。
控制物价难以抑制通胀
但是现在民众呼声很高的希望政府通过控制物价来抑制通货膨胀,我认为效果不会太明显。应该从宏观上进一步控制货币总量,并对低收入阶层进行适当补贴,这才是治本之策。
通胀与流动性过剩有较大关系,当前中国M2(广义货币)总量和GDP的比率高达190%左右,大部分由外汇流入造成。例如:企业、个人从国外带回一美元,央行就得收回去发出七元人民币,这直接导致基础货币增加。
如何解决流动性过剩?应由央行进行对冲来控制流动性。一方面央行发出钞票,另一方面冻结住它。央行已经连续三次提高准备金率,目前部分银行准备金率已经达到了18%。准备金率已经成为对冲的最主要工具。其次,央行将大量央票卖给商业银行,商业银行拿着央票把人民币交给中央银行。最后,货币当局还应采取行政手段,通过超额准备金控制商业银行的贷款额度。
虽然18%的存款准备金率已经是世界最高水平,但中国与其他国家不一样,仍有提高的余地。我国准备金包括法定准备金,这部分央行是对商业银行付息的。此外,我国商业银行盈利能力较高,存贷利差在三个点左右,不会因准备金率提高而危及生存。而且央行提高准备金率不一定就意味着紧缩,而是对冲掉因外汇不断进来而新增加的货币发行,以后外汇还会不断增加,这也意味着要不断采取措施。
必须警惕资产泡沫
支撑中国经济增长的因素首先是企业投资开始恢复,其次是房地产投资的增长,而目前房地产投资增长在36%左右。房地产市场的调整不一定就意味着房地产投资会出现大幅下降,房地产调控对投资的影响主要集中在几个大城市,对二三线城市基本没什么影响。
与此紧密相关的话题便是资产价格泡沫。今年年初,我国大城市房地产市场带动全国房价鼓起来,具有泡沫的趋势,而现在我国房价已经稳定住了,而且不再对其他市场发生带动性作用了。但中国应吸取各国经验教训,严防资产泡沫,特别是楼市泡沫,美国、日本经济就深受房地产泡沫破灭之害。管理
(本文作者系中国改革基金会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本文根据会议发言整理,未经本人审阅)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