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龚小磊
5月15日,中证·国信2010春季金牛策略全国巡讲会在佛山开讲,著名经济学家王国刚在演讲中表示,目前只是存在物价上涨,但并没有通货膨胀;中国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投资还将居高不下,与2009年相比,各项经济数据都将呈现前高后低的特点,不能因此妄下结论中国经济已经过热。
物价上涨不一定是通胀
CPI数据近来持续走高,市场又开始担心通胀。王国刚表示,物价上涨不一定就是通胀,而且从1998年以来中国经济就没有发生过通货膨胀。 1998年以来,中国的经济曾经发生过两次的物价上涨,一次是2004年,一次是2007-2008年,这两次的物价上涨都是由农产品短缺所造成的,前面一次是粮食价格,后面是猪肉价格。他认为这都不是通胀,通货膨胀的含义是指由于货币发行过多导致物价普遍上涨,不是某一种产品价格的上涨。
为什么要把这两者分开呢?物价上涨的成因不一样,解决的方案也不同。只要CPI上行,就认为是通货膨胀,几乎所有的人讲到通货膨胀,马上就去找货币政策,不论货币政策能不能紧缩,都想通过货币政策解决。王国刚认为这种思维已经走入了误区。货币政策是需求总量政策,如果货币政策收缩,意味着全社会需求都收缩,负面效应非常大,这样的紧缩不能解决粮食供给的问题,也不能解决猪长肉的问题,CPI是什么因素引起,就必须找什么因素,而不要简单用货币政策来解决。
2009年CPI负增长,相比之下,即使2010年的物价水平维持在2009年12月份的水平,2010年的数据也是上行的。此外还有两个因素影响今年的CPI:一是政府调价。政府想利用2009年物价负增长的时机理顺一系列的政府定价产品的价格,包括水、电、能源、交通等,把这些调价因素加进去,今年的价格水平就比现在所讲的翘尾因素要高;第二,2010年天气变化令人莫测,之前南方五省区的旱灾,北方转暖推迟了20天,最近南方又有大暴雨,今年恐怕农产品的价格又该上行,因此全年 CPI突破3%的可能性是完全存在的。但王国刚认为这些和货币政策没有关系,货币政策没这个能力解决问题,所以那不是通货膨胀的。
慎言经济过热
王国刚表示,扩大内需也离不开投资,投资是解决消费的前提条件。从这个角度来讲,中国相当一段时间来讲投资都将居高不下。2009年固定资产投资数据的特点是前低后高,相比之下2010年会呈现前高后低的特点,不能因此断定中国经济已经过热。
扩大内需已经是中国的基本经济国策,王国刚把消费分成两大类六方面,第一类是吃穿用,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但吃穿用在人们收入当中所占的比重快速下降;第二类是住行学,现在全国都是处于短期的状态,中国是有效供给不足,住行学方面差得太多了,这类消费供给不能从生产形成,只能通过投资形成。王国刚认为,必须要赶快加大中国消费型的增长,创造消费对象和消费条件,在住行学方面才能够提供有效的保障。在此背景下,投资肯定要增加的,不增加投资就不可能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不可能有效的解决消费不足的,因此在这个背景下,数据高一点就开始叫经济过热,这恐怕不是正常应有的思维。
王国刚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近年主要从事货币政策、金融运行和经济改革等相关的理论与实务问题研究,主持过近百项科研课题,获得过30多项科研教学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