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 孙立坚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4日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部署了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这对中国经济结构的优化调整,解决目前中国经济活力所面临的“四大”挑战问题上将发挥非常积极影响。中国政府迈出了摆脱危机、好字当头的发展战略中最为关键的第一步,接下来应该配合四大政策措施,定出行之有效的实施细则,真正做到能够让民营企业自发地冲在政府产业结构调整战略的第一线,形成一个能够代替目前政府靠“输血型”的刺激方案所维持的经济增长的模式。
首先,因为政府开始重视民营企业的发展环境,尤其是支持民营企业加大技术创新的力度,所以,民营企业将会在今后做大做强自己的同时,对人才和研发水平的需求,自然就会从市场的公平和激烈的竞争中而变得越来越紧迫,这对中国技术创新水平上一个台阶无疑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政府想打破市场垄断所带来的经济失衡的发展格局,就必须努力拓宽民间投资的领域和范围。这样民间企业可以凭借自己长年所积累起来的宝贵经验和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对市场特有的敏感度,他们的战略转向或规模的扩张行为客观上对促进中国经济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起到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民营企业对自己的利益看得十分重要,如果产权模糊和专利保护不到位,那么,大量民间资本不敢“阳光化”,必然就会迫使他们选择“急功近利”的投资经营方式,这对中国产业在世界经济舞台上创建自己的品牌或建立自己长期的产品或服务上的比较优势都是十分不利的。所以,在促进民间资本阳光化、健康化发展、以及民营企业不断成长的同时,国务院已经注意到要保护和扶持民营企业自身的利益以及生存环境的这一关键问题。
鼓励民营企业在危机中寻找新的生存之道除了放开一些产业准入门槛以外,还要注意创业或业务开拓过程中所需要的风险融资和风险规避的金融支持。目前民企的资金来源主要依靠自筹和其他资金,占了82.8%,国内贷款占13%,而国企却能得到项目资金中64.8%的银行贷款。当然,民企传统的抵押贷款能力较低,而且所从事商务的风险程度也较高,这对于从事传统的商业信贷并主要靠具有规模的贷款息差来保证自己利润增长的中国银行体系来讲,要承担风险融资确实很难,这就需要我们进一步发展直接金融的投融资平台,努力吸引多元化的投资主体,包括发展慈善基金、壮大私募基金等,为解决民企的融资难问题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
可以这样讲,如果我们今天再不改善投融资环境,不重视民间投资在摆脱危机和今后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道路上的生力军作用,不服务好民营企业对各类投资环境改善的需求,那么,中国内需主导的经济增长模式,就会因为企业经营的低效,劳动力收入增长的缓慢,收入再分配的资源限制以及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产品的能力下降,而更加依赖对政府刺激经济政策,即使中国市场的繁荣不断升温,但它跟中国企业的成长和个人收入的提高有可能脱节,内需的繁荣也仅仅是建立在政府的财政支撑或资产价格膨胀这样虚假的财富效应的基础上。